微风拂来,知了鸣叫,村口的亭子里几位大爷下着象棋,小卖部里村民听着红歌,吹着风扇,盛夏的玉堂村并不浮躁,反而透露出一股难掩的安逸,这就是该村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市商务局驻玉堂村负责人告诉记者,玉堂村的村民们都很淳朴,精神风貌也很好,邻里团结,一片和气。
玉堂村位于郁南县通门镇西部,全村有436户,共2009人,其中贫困户98户,是郁南县重点扶贫村。
据了解,玉堂村村委会及党员在脱贫任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玉堂村坚持以村党支部为引领,把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实施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村委会干部及党员都积极地做着表率作用。
该负责人介绍说,玉堂村坚持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由村党支部带头成立玉堂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化肥,设立了两个番石榴基地,总面积400亩,年产量达160万斤,由村民自己销售,年收入能达到1万元左右。

该村还投资建设了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项目,并于今年4月投产。目前,以上线输送发电量约7000度,村委会以每度8毛钱的价格卖给南方电网,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左右,其中收入的90%分给贫困户,剩下的10%则作为村集体收入。
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玉堂村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产业营销模式和发展道路。于2017年9月推出了淘宝店——通门镇玉堂村电商扶贫农民鲜果店,利用互联网来销售农产品,今年4月份又推出了电商实体店,租用村民的房子,让贫困户亲自运营。
电商实体店的经营者石群仙高兴地对记者说,她从今年5月份开始经营店铺,6月份的收入达到了2000多元,她感到很满意。
该村支部书记表示,玉堂村不仅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了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互动方式,也让村民们享受到了生活和消费的便利。

为防止村民返贫,村委会做了很多努力,只要是贫困户参与并且签名的脱贫项目,所得的收益会按比例(不能低于8%)分给村民,存入村民的活期存折。
该负责人对记者说:“扶贫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能只是为了应付扶贫指标就一刀切地将扶贫款发给村民,要防止村民的返贫现象,就要以产业为支撑,产业发展了,村民也就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这才是固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