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双到”工作宣传栏

有排洪、灌溉功能的虎形屋排洪圳正在施工中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部署和安排,2013年至2015年星海音乐学院定点帮扶对象为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元善镇东河村。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组织得力,迅速从学院抽调了苏雄和罗干两位同志担任驻村干部,并于2013年6月21日,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建军、党委副书记王兴岱等带领来到东河村开展扶贫“双到”工作。
  适逢学院正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中要求:践行群众路线要力戒形式主义,绝不走过场,做到“不虚”;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不空”;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做到“不偏”,确保群众路线工作沿着正确轨道深入推进。
  如何用群众路线理论联系东河村的帮扶工作实际,才能做到“不虚” “不空” “不偏”?成为了两位驻村干部首先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首先要让群众知道是什么情况。贫困群众是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主体,也是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者。驻村工作组来到村里不久,就分别在东河村委会和三个村小组中心区设立扶贫开发工作宣传栏,及时通报和公告有关扶贫重大事项与政策,使各项政策、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对争取广大干部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和发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激发群众自觉参与建设的热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其次,密切联系群众说明我们要充分了解群众的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结合贫困户和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入户调查,驻村工作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家访、个别访谈等方法,了解掌握东河村人口、土地资源、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产业发展条件、制约因素等基本情况,收集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就业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想法等信息,并对东河村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调查摸底、确定帮扶项目,然后与东河村干部群众共同研讨制订确实可行的三年帮扶总体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帮扶资金要用在“刀刃上”。
   二、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就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我们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要为东河村的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尊重群众意愿,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我们一是针对东河村靠近县城、田地少、养猪户多的特点,着力推进养猪主导产业,邀请了连平县畜牧畜医技术推广中心的吴连双老师为东河村养猪户举办了养殖技术培训讲座,为农户讲授了瘦肉型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生猪疫病防治知识,并现场解答了养猪户所提出的问题20余条,受到了农户的欢迎。
  二是针对东河村贫困户中建筑工、泥水工多的特点,记录造册,并与村委约定,在三年内凡是由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主导的帮扶项目如:村小学的操场与健身广场改造、农田水利、村内道路等,优先选用东河村在册的泥水工,鼓励他们通过自己双手的努力勤劳致富。并在2013年11月份于一批帮扶项目开工前,邀请施工方为建筑工、泥水工举办了“建筑施工与安全”培训讲座,还邀请了中国人寿连平分公司现场为每一位建筑工、泥水工办理了“国寿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三是结合支部对接帮扶活动,让每一次到村的党员干部走访所对接的贫困户,详细了解对接户的家庭情况及存在的实际困难,为制定帮扶措施、推进帮扶项目做好充分准备。春节前夕,各党总支(支部)师生员工举行了爱心捐款,开展了以“春节送慰问,情暖贫困户”为主题的慰问活动,为贫困户及时提供了春耕生产资助金,并送去了春节慰问品和新春的祝福。
    三、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是我们扶贫工作致胜的法宝。广泛动员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保证了帮扶思路措施与群众意愿要求相符合,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把扶贫开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比我们坐在办公室里面靠讨论靠想象出来的帮扶项目来得更直接一点也更受欢迎一些。
  比如在村容村貌改造项目中,我们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首先由村民在全体经济社社员讨论中提出村民最需要最实用的改造项目,经过全体社员讨论通过,再采取村民份子钱出一点、村或经济社集体收入补贴一点、发动村民捐助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的募集资金方式,以“四两拨千斤”启动了虎形屋排洪圳、上一上二经济社池塘排污沟清理、安顺屋经济社路面改造、饮用水水池建设等一批村容村貌改造项目。同时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从村民中选举出工程协调人员、监督人员、会计人员、施工人员等,以群众的合力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这些项目,要不就解决村民们的出行问题,要不就解决村民们的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等;都是由村民们提出的、由村民们实施的、解决村民们切身利益的问题,自然受到了村民们的拥护和欢迎。
    近一年来,尽管我院对东河村的帮扶工作刚起步不久,但在各方的努力和配合下,目前我院对东河村的帮扶工作已初见成效,并赢得当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院将继续全面推进东河村的建设与发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为农民兄弟做些实事,确保三年帮扶目标全面达标,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