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凝聚佛山扶贫事业青春力量 大凉山迎来顺德“送教上门”师生团

    7月24日,从四川凉山州回来两天后,佛山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顺德厨师学院)党总支书记甘慕仪忙着写总结报告。过去一周,她和学院师生们组成30人的“三下乡”实践团远赴凉山州雷波县,发挥专业特长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如今顺德厨师学院在凉山州当地很有名气,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甘慕仪说,这次深入精准扶贫一线的实践活动就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堂,让学生更好理解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推动师生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专业特长转化为合力扶贫的重要力量。

粤菜师傅厨艺培训课开到凉山村民家门口

    分别半个月后,顺德厨师学院精准扶贫雷波班的学员刘昌容在自己的家乡与他的师傅们兴奋重逢。这一次,一支由酒管学院烹饪专业师生组成的厨艺展示分队送教上门,在雷波县开展厨艺短期帮扶培训班,希望通过厨艺展示,吸引更多凉山学员了解顺德厨师学院相关项目。 

    不过,甘慕仪发现顺德厨师学院已经在当地村民拥有很高的人气。“得益于我们前期的招生宣传,还有学成归来的学员们现身说法,现在很多村民都知道这个扶贫项目,而且很感兴趣。”甘慕仪说。 

    在第一天的培训课上,顺德名厨孔庆聪、麦盛洪,中式烹饪(粤菜)高级技师严金明、顺德厨师学院办公室主任高蓝洋一行人结合粤菜和川菜不同菜系的特色,为学员们制作展示了茨仔粒炒牛肉粒、香辣松子鱼、凤城四杯鸡和家乡炸猪肉四道菜品。师傅们还结合菜品为学员们进行食材、辅料和刀工的讲解和展示,悉心为学员介绍烹饪基本理论,解答疑问。 

    认真做笔记、用手机拍下大师们做菜的全过程、自发整理出每道菜制作的流程……大厨烹饪的过程也是新学员努力学习的过程。有的学员还现场提出想到顺德学习厨艺,提高脱贫致富的技能。 

    与此同时,另一支旅游专业师生组成的小分队在穿行了崇山峻岭后抵达雷波马湖风景名胜区。“4个小时的车程,跨越1500多公里,我们很直观地感受到四川崎岖的地貌,一路都是高山耸立,云雾缭绕,山路十八弯,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实践团的学生赖爱银说,到达雷波马湖景区后,更觉得百闻不如一见,因此很希望竭尽所能去帮助马湖成功申报4A景区,让马湖的美为外界所了解。 

    为了让美不胜收的风景成为助力当地脱贫的资源,调研分队通过开展实地调研、举行交流座谈会、为景区酒店展示客房服务技能等方式,协助当地政府的申报工作。 

    不单是马湖,他们还前往凉山州雷波县箐口乡小海广东(佛山)新村、罗汉沟村苗寨以及红岩村,走访调查旅游景点建设情况和开展3A景区申报工作座谈会,协助当地开展旅游脱贫工作。

师生发挥专业特长助力脱贫攻坚

    7月初,凉山州雷波县精准扶贫(致富带头人)厨师班30名学员,结束在顺德厨师学院为期2个月的学习返程回乡。回乡后,他们如何运用所学厨艺技能实现就业、创业?如何通过新工作改变生活、实现脱贫致富?带着这些问题,“三下乡”队员深入雷波班学员家里开展走访活动,与学员深入交流,开展创业政策宣传,并一起探讨就业、创业等问题。 

    在报名参加顺德厨师学院前,刘昌容就已经有开餐饮店的计划,但如何提高厨艺,做出特色、做好经营管理等问题曾让他的梦想搁浅。 

    “经过在厨师学院两个月学习,我不仅提高了厨艺基本功,还学会了50道特色粤菜和30道粤式点心,从企业实习的安排中,还了解到餐厅管理的一些方法。”回到家乡的刘昌容满怀感激地说,这些教学内容既丰富又实在,对他回乡后开店创业帮助很大。 

    如今刘昌容的餐厅将在月底开业,他还趁机就如何打造川粤结合、别有风味的餐厅进一步向老师们取经。 

    不只是刘昌容,许多从顺德厨师学院学成归来的学员都充满信心地走上创业之路,有的开早餐店,有的开农庄,有的开养生粥店,对于未来,他们信心十足。 

    从顺德回乡后,学员杨秀定第一件事就是把“秀定农庄”的牌子竖起来。“我要把在顺德学到的厨艺带到雷波的餐桌上。”杨秀定向实践团描绘着他的农家体验旅馆创业大计:把旅馆旁边的农地改造成田园,入住的客人可以自己采摘蔬菜、自己烹制,享受家庭乐。等旅馆开起来,还可以带动当地的村民就业,把他们请到旅馆工作,生活改善了,村子经济也发展起来了。 

    “看到厨师学院的学员们回乡后都积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和命运,更加坚定了我们探索‘一人学厨,全家脱贫’精准扶贫新模式的信心。”甘慕仪表示,基于这次对凉山的深入了解,未来顺德厨师学院的师生们将发挥其专业特长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扶贫活动,让更多青春力量涌入到这场脱贫攻坚硬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