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扶贫方式的改变,范小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通过瞄准目标、精准扶贫,实现工作重心下沉。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人口。同时,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过去实行‘四到省’,权力到省、责任到省、任务到省、资金到省,全国人大通过预算之后,按‘因素法’把钱一分,就是省里的事了。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不清晰。现在,进一步明确,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资金和项目监管。”范小建解释。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范小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650万人,在去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GDP增幅低于前年的大趋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容易的。”范小建向记者娓娓道来。
“当前,全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克难阶段,与前几年相比,可能今后减幅没那么大,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范小建解释,在扶贫标准不变的情况下,正常情况,每年减贫的数量和幅度可能会逐步下降;时间越长,减贫的难度就越大。
“两年多来,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以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比如,要解决片区发展中存在的‘三重三轻’的倾向,即‘重区域发展轻扶贫开发、重大型项目轻民生工程、重城镇化轻新农村建设’等等,就需要调整和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
“过去,以地区生产总值为主的考核机制,不可能让贫困县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扶贫。现在,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就是要引导贫困地区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今年初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探索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办法,把资金的分配、奖励和考核相结合,实行正面激励,谁做得好就奖励谁。”范小建介绍。
对于扶贫方式的改变,范小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通过瞄准目标、精准扶贫,实现工作重心下沉。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人口。同时,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过去实行‘四到省’,权力到省、责任到省、任务到省、资金到省,全国人大通过预算之后,按‘因素法’把钱一分,就是省里的事了。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不清晰。现在,进一步明确,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资金和项目监管。”范小建解释,过去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400亿元左右的资金拨下去,各个部门的责任不清晰,多头管理。现在要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意见》提到扶贫的十项重点工作,涉及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和贫困村信息化,对于这些工作,范小建认为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扎实把这些工作做好,才是扶真贫、真扶贫,才能缩小差异,共同小康。他一再强调:“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扶贫的钱主要要用于发展,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实行农村扶贫开发和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
“坚持战略,调整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