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运才是兴宁市刁坊镇河塘岭村人,今年56岁,他本人体弱多病,夫妻二人在家务农,大儿子身体先天一级残疾,没有自理能力,常年需要人照顾。他的母亲年近90岁,还有个弟弟罗荣才也有身体和智力双重残疾,无法自理。又有老,又有残,家庭只靠小儿子务工收入和养点鸡鸭鹅补贴家用,生活很困难,是2016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广州市天河区发改局作为帮扶单位,与属地镇村干部一起,结合罗运才家庭实际,与他共同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为他儿子、弟弟、老母亲申请低保和残疾人补贴,给他弟弟居住的房屋进行修缮,推荐他的小儿子到珠三角外出打工,并通过村集体入股水电站分红等方式,缓解他家庭经济困难,给他的家庭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解除了后顾之忧。
罗运才吃苦耐劳,有一定的养殖经验,但缺乏资金和技术保障,帮扶干部为他申请生产补助资金,解决他资金困难的问题,鼓励他走规模化养殖的道路。有了政府扶持,罗运才利用废弃的老屋建成鸭舍,利用房前屋后大片山林、池塘,购入鸭苗和鹅苗进行放养,从最初的三五百只,逐渐扩大规模,到2019年,年养鸭1900多只,养鹅2560只,仅养殖一项,就增加收入4万元。
罗运才善于开动脑筋,勤于学习,买鹅苗就向鹅苗商学习孵化技术,到了其他养殖户那里就学习别人养殖经验,镇村组织的技术培训,他也认真听讲。随着养殖经验积累,他在疫病防控方面做得很好,鸭鹅的存活率达到90%以上。通过上下游的接触,他积累了客户资源,靠着诚信经营,餐馆、市场批发商争着向他订货,养殖的鸭和鹅不愁销路。除了销售肉食鸭,他还养殖蛋鸭,每天产鸭蛋七、八十斤。看到购买鸭苗成本比较高,经营鸭苗效益好,今年他又购买了2台孵化机,自己养鸭产蛋,自己孵化,实现了产业链的扩展,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
一个人经营,又是饲养员,又是技术员,又是销售员,罗运才每天从早忙到晚,劳动虽然辛苦,但是看着水塘里成群自由自在游泳的鸭和鹅,看着自己孵化出毛茸茸的小鸭子,家中电视、冰箱等电器都有了,每年人均收入由过去的3789元增加到18500元,罗运才十分感慨,“幸亏是生活在这么好的新时代,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我们家才能过上好日子。不然,像我这样的家庭,拖累负担这么大,过去连想也不敢想”。实现了稳步脱贫,罗运才表示,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孵化器数量,跟着党走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