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屋村位有耕地面积1790亩,贫困户100户326人,种植农作物及养殖家畜是村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2015年,该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7460元。三屋村的变化,从省国家安全厅帮扶工作组进驻后,通过打造专业合作社,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园和贫困户自主脱贫基地,打造种植、养殖、光伏发电三大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一、打造专业合作社
为发挥合作和带动作用,帮扶单位出资6万元成立了民强种养专业合作社,“手把手”帮助合作社建立管理制度,扶持其发展壮大。同时,帮助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发展种养大户,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参与,协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加工、培训、销路等实际困难,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使该合作社逐步成为协调管理全村产业发展的“指南针”、“领头羊”。目前,合作社在蚕桑、辣椒、玉米种植等种植领域和禽畜养殖领域已发挥初步作用,效果显著。
二、大力推动扶贫产业
为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帮扶单位投入资金22万多元,打造三屋村产业扶贫示范园和贫困户自主脱贫基地,大力推动发展特色扶贫产业。三屋村产业扶贫示范园位于该村根竹岗自然村,面积100多亩,通过引进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合作开展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种植项目。通过试验性、示范性种植,引领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形成连片规模效应。目前,示范园已引进广盛公司开展食药用桑种植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优先聘请贫困户入园务农。贫困户不仅通过土地流转、劳务报酬等渠道增加收入,而且每年还可从广盛公司获得利润分红。目前,贫困户散种已达30亩,预计每年每亩可增加收入9000元。贫困户自主脱贫基地位于该村根竹岗自然村,占地30亩,由帮扶单位扶持解决水源及种苗、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由贫困户认领种植、包产到户,并邀请专家作技术指导,联系销售商保底收购,吸引贫困群众进入基地发展产业。目前,基地已种植朝天椒、覆盆子、糯玉米等农作物。据预测,仅朝天椒项目,每年每亩便可为种植户增收约5000元。帮扶单位还推动贫困户发展“前园后院”式禽畜养殖产业,先后投入约115万多元,向贫困户派发牛、猪、鸡、鸭等幼苗以及饲料、化肥等物资,并多次组织相关专家进村予以技术培训指导,帮助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据预测,通过发展禽畜养殖产业,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近2万元。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项目的同时,三屋村还打造长远收益项目—光伏发电产业,第一期投入243万元在根竹岗自然村建设310千瓦时的光伏电站,预计每年可产生约30万元稳定收益,收益期长达25年,可较好地解决三屋村贫困户尤其是无劳动力特困户的脱贫问题。
三、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帮扶单位积极推进三屋村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先后争取和投入资金108万余元,对村内5条村道进行道路硬底化,解决了长年困扰村民的路难行问题。投资约67万元在村内建设两座排灌站,抽取河水灌溉农田,及时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出资20万元帮助三屋小学修缮门窗、跑道,建设校内小舞台,添置各类图书和电教设备,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实施亮化工程,在村民居住、出行的主要路段安装了130盏太阳能路灯。新建两层高的村文化活动室,升级改造了旧三屋文体广场,新建了乡村图书馆,改建了3个篮球场,为三屋村增添文娱活动场所。
到目前止,三屋村已实施扶贫项目40个,投入扶贫资金1100多万元。经过两年多的对口帮扶工作,三屋村贫困户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已初步建立,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