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水稻收割季,平台村在贫困户中发展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夏收中派上了用场,这也是发展农机产业以来收割的第4季水稻,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助推了贫困户的脱贫。

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佛山市教育局对口帮扶郁南县平台镇平台村,驻村干部进村开展扶贫工作没多久,就赶上了夏季水稻收割,看到来村里参加夏收的收割机,都是从河南和山东等地赶来的,每亩150元的收费不算低,急于收割的农户也不得不去请,这种现象引起了驻村干部的注意,敏锐的感觉到发展农机是一个不错的产业。

政府有那么好的农机补贴政策,农户为什么不发展农机?带着这个疑问,驻村干部向镇政府和村委会及村民了解情况。原来,当地用的主要是效率较低的小型手扶式农机,一直没有农户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全镇也只是在几年前有人买过1台联合收割机,后来因为投入资金大、售后服务跟不上,以及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早早就转让了,导致当地村民只能望机兴叹!
平台村地处平台镇中部,地势相对平坦,有水田2000多亩,被称为是当地的粮仓,按照每台联合收割机1季水稻收割500亩、每亩120元计,可收入6万元,除去油费和损耗,1季水稻可实现收入近5万元,如果收割进度快,再向周边村庄辐射,1年2季的水稻收割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既可为当地解决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帮助贫困户脱贫,也可以为当地规模化种植打好基础。为消除农户顾虑,驻村干部通过上省农机信息网查询,查找合适的农机品牌,选取当地售后服务好的农机服务点,驱车上百公里,带有意愿和有农机操作基础的贫困户到罗定市现场参观。通过“有图有真相”,增强了农户信心,在4个贫困户中发展了2台价值10.8万元的联合收割机和1台价值7.2万元的大型旋耕机,为他们申请了17万元的帮扶资金、5.4万元的农机补贴,以及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

这4个贫困户中禤洪志有一定的代表性,禤洪志有农机操作基础,扶贫工作队通过“一户一策”,为他发展了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并帮他申请了5万元的帮扶资金和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他自己自筹了8千元钱,1台价值10.8万元的联合收割机就开回了家,2.1万元的国家农机补贴返还后,他手里还多出了1.3万元的流动资金,他拿来添置农机配套设施和租用农机转运车辆发展生产,以每亩比市场行情少收20元的低价回报社会,通过4季水稻的收割,已基本还清了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节省了近4千元的利息,并完成了危房改造,实现了脱贫。目前,针对水田不连片、大型农机施展不开、效率不高的现状,他开始筹划在土地确权后,承包一些水田,向规模化种植水稻发展,从脱贫向致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