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精准扶贫丰顺大罗村见闻

    3月的春风伴随着明媚的春光,把粤东梅州市丰顺县装扮得分外妖娆、格外迷人。


  “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土资源厅。”3月24日,在丰顺汤西镇大罗村竹前自然村,81岁的贫困户罗名博紧紧地握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陈光荣的双手,眼角溢出了泪水:“我们老俩口现在是越活越有精神头。”


  “黑了瘦了,心贴的更近了”


  大罗村是一个四面环山的行政村,全村总面积54.8平方公里,由于地形非常像一只箩,所以取名为大罗。据统计,大罗村现有相对贫困户84户258人。其中,帮扶户27户120人、保障户57户138人。


  2016年4月,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工作部署,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帮扶驻村工作队进驻大罗村,拉开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帷幕。


  “个个都晒黑了,个个也都瘦了。”大罗村党支部书记黄德华指着皮肤黝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唐力明,动情地说:“如今他们和村民的交往更多了,感情更深了,心与心贴得更近了。”


  近一年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驻村工作队把“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作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按时完成了精准识贫和建档立卡工作,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先后排查地质灾害安全隐患、落实贫困户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免费义诊等达40余件,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赢得了一个个“赞”字。

  在大罗村委会一楼,记者看到标有“大罗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一一我加农场”牌子的微电库房,房间内整齐地堆放着当地土鸡蛋、蜂蜜、河鱼干等土特产。

  “我们正在探索‘农户+合作社+企业+电商’的发展模式。”唐力明介绍,村民们对产业帮扶很有想法,有的想养鸡鸭,有的想办农家乐,利用电商平台助力贫困户脱贫,不仅为贫困户打通脱贫致富之路,也为产业帮扶注入了新希望,“现已销售大罗村种养农产品20多万元”。


  人称大罗村电商助理的“店小二”黄彩云,是个90后的小伙子,他告诉记者,过去他在深圳打工,听家里人说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急需村里的年轻人做电商助理。应聘后,每天根据订单,向乡亲们找货源、然后再向客户打包发货,“日子比在外面过得充实,收入也不比外面的差”。

  在大罗村竹前自然村,贫困户黄国城指着电视机,兴奋地告诉家访的陈光荣一行:“我正在看中央农业台的《致富经》节目。”原来,50岁的黄国城由于身体原因,一直未婚,与89岁的老父亲黄勤生在火滩路养蜜蜂为生,扶贫工作队进村后,让他明白了蜜蜂产密也有科学养殖技术。


  据悉,广东省国土资源厅驻村工作队开展了一系列普惠式智力和技能扶贫,先后邀请电商企业、种养能手,对大罗村在贫困户进行养鸡、养鸭和养蜂、土木施工、果树栽培等技术培训,一年完成帮扶规划达30%。


  要去除“穷根”,必须带着问题去“问”


  漫山遍野竞相开放的花朵、清澈见底的三面光排水沟、蜿蜒曲折的水泥硬底化村道,正在将常年深藏大山无人识的大罗村,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


  据了解,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赴丰顺县大罗村调研慰问共分两组开展工作。第一组由光荣书记带队,先后查看大罗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成果、丰顺县异地落实广州市南沙区基本农田保护项目大罗村建设现场、了解爱心牛奶的落实情况,并慰问贫困户和五保户;第二组由副巡视员马兰峰带队,先后查看坪坑路水泥硬底化、坪坑自来水改造工程建设成果,并慰问贫困户。


  “这是我院制作的一村一镇一地图。”在大罗村精准扶贫阶段性成果图片展前,广东省地图院院长练栩向陈光荣介绍,结合大罗村地形地貌、山水田园、乡村道路以及具有人文意义的地物,该院赶制了1:1000比例尺的全景图,目的就是对该村土地规划、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等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地理信息服务。


  “对。”陈光荣语气坚定地说,调研组到扶贫村,就是应该带着问题和解决问题进村。他解释,贫困户困难情况各不相同,有重病患者的家庭,渴望送医送药;也有脱贫愿望的群众,盼致富信息、技术和项目。


  陈光荣说,要去除贫困村“穷根”,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问”,要从根本上改变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

  在大罗村竹前自然村,几栋漂亮的新楼房中,有几间无人居住的泥砖房,孤零零立在那里,与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格格不入。陈光荣走进泥砖房发现,年久老化,疏于修缮,堆放杂物、农具、柴禾的旧房是颗“定时炸弹”,一旦坍塌,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危房不住人,占着宅基地,下步如何办?”陈光荣问身边梅州市副市长温向芳。“严格来说,国土部门有这个执法权,但实际上很难执法。”丰顺县委书记曾永祥抢着实话实说。


  “下步国土资源厅要针对农村空心村,一户多宅等进行土地整理。”陈光荣边走边说。


  记者看到,在大罗村第二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现场,工人忙着开挖排水沟、砌石田坎,轰鸣的大型挖掘机配合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国土资源厅扶贫要突出行业特点。”陈光荣充满信心地说,国土资源部门要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三旧”改造项目,调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提供更多用地空间。

   “用好土地政策,助力美丽乡村”


  “扶贫对象是国土资源厅亲戚,扶贫点就是国土资源厅工作队干部的第二故乡。”当天下午,在大罗村委会三楼会议室召开的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上,刚刚到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工作67天、且首次带队到大罗村调研的陈光荣,其暖心的一席话,即刻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


  据该厅人事处处长康晋斌透露,3月12日,陈光荣专题听取了驻村工作队和厅扶贫攻坚办的工作汇报,确定给驻村工作队增加1名机动队员,并准备筹资成立助学基金。


  康晋斌介绍,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厅党组明确要求厅机关和各事业单位要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支持。为推进大罗村帮扶工作,2016年度该厅自筹了315万元帮扶资金,今年又将自筹154万元。


  “国土资源厅是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资金、带着政策来到了大罗村。”陈光荣说,今年是抓落实出成效最关键的一年,国土资源厅将进一步增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不放松、不动摇,重点抓好突出扶贫措施的精准、突出扶贫成效的可持续、突出扶贫的行业特色、突出抓好党的建设四个“突出”。


  陈光荣指出,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要结合大罗村扶贫户的家庭实际,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突出精准,下一番“绣花”功夫,为扶贫户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方案,管好用好产业扶贫资金。要根据贫困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实行“一户一策”帮扶,能工则工、能农则农、能商则商,积极鼓励和协助富余劳动力多渠道务工就业,切实增加家庭收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光荣表示,定点帮扶工作重点要考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持续性,从简单的“输血”向“造血”功能转变。驻村工作队要会同村“两委”认真研究论证,结合大罗村实际和贫困户的意愿,着力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陈光荣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系统的行业扶贫优势,认真抓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测绘地理信息应用等行业扶贫工作,“用好土地政策,助力美丽乡村”。

  同时,在定点帮扶工作中,要突出强调基层党建,利用村“两委”换届的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也要通过开展“三会一课”、廉政教育、学习培训、组织生活会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夯实精准扶贫的组织基础,“打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