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省科技厅以科技支撑扶贫,为东源下围村打造特色扶贫之路

2014年4月23日,河源市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科技厅驻村干部在会上进行先进经验介绍   

    东源县灯塔镇下围村是省科技厅对口扶贫村。党组书记、厅长黄宁生在下村指导扶贫工作时指示:“省科技厅扶贫工作要做出特色和成效,要走出一条以科技为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之路”。在帮扶中,省科技厅制定了《下围村扶贫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下围村村两委扶贫“双到”工作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引进产品数据线加工厂、积极开展智力技能教育,推进下围村扶贫工作。至目前,省科技厅已积极筹集资金574万元开展各个帮扶项目,村集体年收入已达6万元,解决村道8公里,修建了“三面光”水渠12公里,修建垃圾池20个,为村委添置了电视机、电脑、空调等一系办公设备。

    下围村全村辖区面积约6.5万亩,林地面积6万亩,耕地面积 1500亩,下辖13个自然村,全村503户、口2760人 ,其中贫困户84户、359人,2012年村集体收入3万元。

    2014年4月16日,陈云贤副省长一行赴省科技厅扶贫“双到”对口帮扶村下围村开展调研活动时,充分肯定了省科技厅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扶贫模式,说“你们这种扶贫才是真正的扶贫,走出一条科技特色的扶贫之路”。并指示下一步要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生产推广可全镇、全县发展。提高生产水平,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干部党员素质和改善党员年龄结构,与当地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做好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并寄语企业负责人要利用好河源好山、好水,好空气等资源优势,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经营等方式增加收入走上发家致富路。忠友书记也强调“你们的扶贫工作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能完成那么多工作,真是不容易,你们这种扶贫的模式是可行的,是能持续性发展的,是真正具有造血功能的。”

    引进企业,为下围村实施“造血”扶贫。驻村工作组为了找出一条具有造血功能的产业帮扶之路,敢于创新,引进企业,真抓实干,实施“造血”帮扶。 一是帮扶单位投资50万元建造近1000平方米的厂房,成功引进利致电业(河源)有限公司电子产品数据线加工厂。村集体年收入达6万元,可解决200名劳动力以上,确保在家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至少招收一名人员务工,(现招入厂培训上岗的贫困户共11户25人)。按工资待遇3万元左右/人/年统计,预计可为村民带来近600万元的收入。二是引进东莞石碣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入村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标准化”的模式运营,第一期成功流转农民土地300亩,为村民带来土地出租收入(1000元/亩),可聘用在村务农村民50余人。如按在蔬菜基地务工收入3万元左右/人/年,预计将增加村民150多万元的收入,加上租金30万元、共计180万元。创造了河源两个最,“最贵租农田,最高种菜工资”。第二期将与村合作社签约150亩,按“公司+专业合作社+标准化”模式运营,公司免费指导,村民自己种植,公司收购产品。预计每亩收入可提高到1.5万元左右,比原亩产的经济收入提高1万元左右。两项产业实现了务工就业不出村,为村民找出一条具有造血功能的产业帮扶之路,加快了下围村稳定脱贫进程。同时,外务工人员的回流也产生一些积极的社会效益,对当前社会关注的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小孩”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了,农村“空心村”难题的问题将逐步缩小。

    以科技为支撑,打造特色的农业产业扶贫。省科技厅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根据农户现有条件及发展生产的意愿,在下围村大力推广发展优质畜禽、蜜蜂养殖和蓝莓及其它高经济价值农作物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积极组织科研院所、高校的农业科技专家为村民开展蓝莓、蔬菜、蜜蜂种养技术培训和指导,结合一年一度的“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解答村民们在农业生产上的难题、赠送一批农业科普读物,解答村民们在农业生产上的难题、赠送农业科普读物;资助每户贫困户3000元以上发展养蜜蜂、养鸡、养猪及种植蓝莓、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引导他们参与协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4家专业合作社,

    促进民生基础建设,推动扶贫工作和谐发展。驻村工作组在加快推进村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关注村一下代、特困群体。一是加大对村学生教育问题的帮扶力度,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对全村子女升入大专以上学府给予1500元/人的补助;为拉近城乡儿童教育的差距,于2013年7月底组织120多名在读中小学生和老师参观了广东科学中心,开阔学生眼界,提高科学知识的普及;为提高村小学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村小学校捐赠电脑一批。二是加大对五保户、无劳动能力低保户等特困群体的帮扶力度。厅驻村工作组建立了救济性帮扶专项资金,由全体厅领导“一对一”挂钩帮扶。三是在享受省房改补助资金外,厅另给予10000/户补助,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四是开展“义诊”活动。邀请南方医院专家到村为村民免费“义诊”,并向村民们赠送一批医疗器械和药品。厅领导还自已掏钱为个别无劳动能力特困户购买轮椅,让他座上轮椅,走出房间,享受到多年未见的阳光。此外,省科技厅还通过抓党建,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问题上下功夫。用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创业的精神来激励党员干部。在“七·一”建党节前夕组织村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老区井冈山参观学习;对60岁以上党员发放慰问金。教育引导村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半年多来扶贫“双到”工作,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断加强,群众中威信大大提高。

    继续以增收为目标,拓展新的帮扶项目。2014年的扶贫工作,省科技厅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厅扶贫工作部署,以科技扶贫为支撑,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整村推进为载体,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努力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为确保村收入超10万元、在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80%以上实现稳定脱贫,在重点是协助引进的村企业做好用工招聘等工作,确保扶贫“造血”项目正常运转;新引进良种畜禽和蜜蜂养殖全面开展养殖业,增加农民增收入渠道;继续投入帮扶资金,重点是完成安全饮水工程、村卫生站和村道光亮工程;继续发挥科技优势,促进科技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强蓝莓等高经济价值和特色农业产业的技术指导和农作培训,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强非农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掌握一门以上技术,以增加工资性收入对引进企业的配合协调工作;提升村委会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加强村委会班子建设,为扶贫“双到”工作提供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