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五大举措”推动广州扶贫 迈上新台阶

黔、疆特产热销 广州“消费扶贫”受到中办国办通报表扬 
“五大举措”推动广州扶贫 迈上新台阶

    9月4日,广州市政府部门定期新闻发布会上,一批“消费扶贫”的农特产品首次进入新闻发布厅。 

    贵州罗甸的“金奖”火龙果、新疆疏附的“断货王”西瓜、清远的正宗“走地鸡”……广州市协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中秋节前夕,这些省内外的名优农特产品都将大量供应广州市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产品的价格还要比往年低一些。 

    不出广州,就能买到“平靓正”的各地特产,得到实惠的也不只是广州的市民。在群山环绕的贵州毕节、大漠戈壁阻隔的新疆疏附……这些地区的农户也都受益。大量来自广州的订单,为贫困山区农户脱贫增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持续高位推动,聚焦精准发力,为脱贫攻坚、共奔小康贡献‘广州力量’。”广州市协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共外派扶贫干部1039名,近三年累计向受援地投入财政帮扶资金66.49亿元,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86.4万人,带动大批贫困人口快速高效脱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在2018年国考中综合成效考核结果被评定为“好”,受到中办国办通报表扬;省内精准扶贫工作连续三年走在全省前列。在广州的帮扶下,西藏波密县顺利完成脱贫摘帽,新疆疏附县今年将脱贫摘帽。 

    打造“对口帮扶”地标产品脱贫攻坚显现“广州力量” 

    9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协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在脱贫攻坚、对口帮扶领域,广州取得的突出成绩。 

    截至目前,广州向贵州、四川、广东、重庆4省市和西藏、新疆2个自治区共44个县长期派驻扶贫干部1039名,派出教育、医疗等各类专家2万人次,三年来累计向受援地投入财政帮扶资金66.49亿元,转移贫困劳动力86.4万人就业,带动大批贫困人口快速高效脱贫。 

    “我们坚持集约资源打造品牌效应,形成以产品带动产业、产业带动企业、企业带动脱贫的帮扶格局。”广州市协作办副主任廖育勋在发布会上介绍,在消费扶贫领域打造一系列“地标性产品”,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扶贫效果。 

    例如,为助推贵州特产刺梨产业,广药集团短时间内研制出“刺柠吉”饮料,目前已上市60万罐,量产后年产量可达到4.5万吨。为保护并推广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唯品会帮助贵州蜡染、刺绣走向世界,帮助1000多名少数民族绣娘实现在家门口有尊严就业、高质量脱贫;目前,仅“唯爱工坊”电子商务平台就已获得千万元蜡染、刺绣订单。此外,今年夏天,“粤喀情深”牌新疆疏附西瓜在省内销售近千吨,订单仍源源不断,将帮助800户贫困户每户增收近2000元。 

    “五大举措”推动脱贫攻坚“广州经验”助力提升内生动力 

    为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广州的扶贫干部总结经验、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了五大措施。 

    “扶贫首先要筑牢支撑点,打造产业园、全产业链条、地标性产品三大产业。”廖育勋介绍,三年来,广州共引导156家企业到毕节、黔南投资72.84亿元,广州石头造、王老吉等实力企业已落户投产;帮助广梅、广清产业园引进企业(项目)410个,总投资约1000亿元。 

    第二个措施是培育增长点,通过送人才、送旅客、送保障,助力发展壮大旅游经济。2018年毕节、黔南共接待广东籍过夜游客30.8万人次,同比增长35.9%。 

    精准扶贫离不开创新,广州在帮扶工作中构建创新点,推进“一个工程、两个并举、三个进入”的融合发展,打造消费扶贫“广州模式”。目前,毕节、黔南率先启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扶贫产品通过线上电商+线下联盟,在广州“进机关、进社区、进市场”。今年1—8月广州市场销售毕节、黔南绿色农特产品5.67亿元,3年来销售27亿元,带动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扶贫要落实在成绩上,打造示范点。”廖育勋介绍,狠抓就业帮扶、优质资源共享、典型示范引领,是提升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三年来,广州培训受援地区贫困人口15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15万人次。 

    “广州经验”的第五个措施是找准发力点,实现结对子全覆盖,发动捐赠助贫和鼓励回乡反哺,凝聚社会各界强大合力。通过深入发动,广州各区、街道(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与毕节、黔南和疏附909个深度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今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认捐款物6.57亿元。 

    在“广州经验”的引导下,当前的对口帮扶成效显著。三年来,广州投入财政资金20.43亿元帮扶贵州毕节黔南,安排项目631个,建成后带动14万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惠及贫困群众40多万人。 

    广州援疆取得突破进展今年将帮助疏附县摘掉贫困帽 

    “对口援疆工作得到了中央、粤新两省区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疏附各族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廖育勋介绍,2017年以来,广州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7.47亿元实施民生、产业等领域90多个项目,援疆项目完成率和资金拨付率100%。 

    2019年,广州援疆资金为历年之最,达7.1868亿元。其中,5.17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助推疏附县35个贫困村实现整体退出、26506人脱贫,助推贫困户19258户25382人就业,成功打造吾库萨克镇7村和萨依巴格乡6村两个脱贫攻坚示范点。 

    在产业扶贫方面,已有近800家企业商户入驻疏附广州新城,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5000多个,累计缴税3.8亿元。实现广州11区45个单位与疏附县61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 

    在教育扶贫方面,“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成效明显。今年疏附县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广州教师支教的疏附县第二中学重点和本科上线率同比增长4个和10个百分点,重本率在喀什地区11个县里排名第一。 

    廖育勋介绍,在广州的对口支援和帮扶下,西藏波密县已经顺利完成脱贫摘帽,新疆疏附县今年将脱贫摘帽。此外,广州对省内清远、梅州的精准扶贫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连续3年被评定为“好”。广州市对口帮扶梅州、清远477个贫困建档立卡贫困户30169户82854人,其中已脱贫80604人,脱贫率达到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