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暨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工作会议17日在林芝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进驻西藏林芝三年来,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粤藏两省区部署,不忘初心、勇于作为,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坚持实施“六个新”推进援藏工作,三年累计投入资金32.08亿元,实施计划内援藏项目186个,夯实了林芝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助推林芝市7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推动广东对口援藏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林芝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领队许典辉告诉记者,自2016年7月进藏以来,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成员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协力践行“不忘初心,见贤思齐,廉洁有为,造福人民”的援藏队精神,按照“以民生援藏为龙头,以产业援藏和智力援藏为两翼”的援藏工作总思路,掀起广东省新一轮对口支援高潮,努力向党中央、粤藏两省区党委政府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坚持实施“六个新”推进援藏工作
“我们以建设林芝、发展林芝、稳定林芝、造福林芝为己任,坚持实施‘六个新’,推进援藏工作走在前列。”许典辉说,这“六个新”分别是:新机制引领经济新发展、新模式迈向脱贫新步伐、新支点带动产业新提升、新举措推动民生新改善、新协作促进民族新融合、新作为树立队伍新标杆。
在新机制引领经济新发展方面,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进一步健全完善援受双方“双审、双签、双管、双覆盖”的项目资金“四双”管理新机制,形成了权责共担、联合推动的良好格局;在新模式迈向脱贫新步伐方面,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开展“粤藏同心携手奔小康”工程,组织广州、深圳等7个对口支援市有关县区、街道与林芝市各乡镇、村居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合力助推脱贫攻坚;在新支点带动产业新提升方面,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引进扶贫造血项目,重点围绕旅游业、特色农牧业为林芝培育新的产业支撑点,提升自我脱贫能力;在新举措推动民生新改善方面,充分发挥广东“组团式”人才队伍技术等方面优势,大力实施医疗惠民、教育先行、就业优先等民生“三大工程”,为林芝改革发展稳定夯实基础;在新协作促进民族新融合方面,把民族团结作为对口援藏工作的生命线,组织开展了“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粤藏同心扶贫济困活动”“情牵西藏,助学圆梦”等系列协作交流活动;在新作为树立队伍新标杆方面,通过建机制、抓教育、常监督、讲团结等措施持续推进队伍建设,打造援藏铁军。
林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增均达两位数
许典辉介绍,三年来,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累计投入资金32.08亿元。其中,计划内资金13.98亿元,计划外资金18.1亿元,实施计划内援藏项目186个,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林芝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680元、14820元,分别同比增长10.1%、10.5%。
“经过援受双方共同努力,我们成功把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打造为展示林芝形象的新名片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许典辉说,三年来,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成功助推林芝市巴宜区、米林县、工布江达县、波密县、朗县、察隅县、墨脱县7个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市累计实现减贫6786户23467人,退出贫困村487个,贫困发生率降至0.3%,实现藏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推动林芝由支援帮扶向自我发展转变
秉承“输血为民”与“造血强市”相结合的理念,三年来,援藏工作队为林芝建设或引进粤林产业园、林芝市技工学校等25个产业扶贫项目,分批次投入资金4.7亿元,助推林芝产业发展扩大规模,完善链条,增强效益,提升层次。
为有效拓宽造血项目引进渠道,援藏工作队探索实施了“1+1+1+N”(林芝商务+援藏工作队+广东商务+N个广东商协会)招商引资模式,三年来共获得来自广东及沿海地区各类签约项目超过529个,到位资金173.75亿元,有力推动受援地由支援帮扶向自我发展转变,由基础建设向产业发展转变,由“输血”扶贫向“造血”脱贫转变。
“三大工程”改善民生凝聚人心
“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医疗、教育、就业‘三大工程’,全面推进民生援藏工作。”许典辉说,在广东大力支持下,通过“组团式”医疗人才进驻、专项资金支持、柔性援藏开展等举措,成功助推林芝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初成为藏东南区域首个“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帮助工布江达县、墨脱县、波密县、朗县人民医院成功创“二乙”,有效提升了林芝基层医疗整体服务水平。其中,工布江达县建成藏区首个现代化的县级远程诊疗系统。同时,促成广东11所高校与林芝各学校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助推林芝市教育质量逐年提升;通过技能培训、就业招聘,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助推林芝市率先在全区完成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