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中山、昭通扶贫协作新进展:产业签约、社会捐赠近3.5亿元

扶贫协作献大爱,决战乌蒙奔小康


    12月6日至7日中山市市长危伟汉率党政代表团到昭通调研,召开中山·昭通扶贫协作联席会议 产业签约、社会捐赠3.498065亿元,看望慰问挂职干部,为助力昭通脱贫攻坚贡献中山力量,共同谱写两市扶贫协作和交流合作新篇章。 

    扶贫协作献大爱,决战乌蒙奔小康。在昭通全市上下620万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全力冲刺脱贫摘帽的关键时刻,12月6日至7日,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危伟汉率中山党政代表团到昭通市调研扶贫协作工作,并召开中山·昭通扶贫协作联席会议,推进两市扶贫协作和各领域合作深入发展。 

    中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安队,副市长胡建普,市政府秘书长李俊,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招鸿,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市委副书记王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真永,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朝禹,市委常委、副市长、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蔡宏,市政协副主席郝流勇,市政府秘书长郭晓东,以及两市对口协作相关部门、镇县、企业家及爱心人士等陪同调研或参加联席会议。 


    12月6日,中山党政代表团风尘仆仆、长途跋涉深入昭阳区靖安片区调研易地扶贫搬迁新区和配套产业项目,详细了解易地扶贫搬迁、滇粤农业产业园建设等情况。前往大关县考察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帮扶冷链物流项目及两地扶贫协作情况。还到盐津县牛寨乡万和援建易地搬迁示范点及配套产业园区、中和镇农业产业园区中山(素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考察中山对口帮扶情况。 

















    12月7日,中山·昭通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在昭通市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召开,就进一步深化两市扶贫协作进行磋商。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危伟汉出席会议并讲话。昭通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主持会议。中山市领导杨安队、胡建普,昭通市领导王忠、陈真永、尹朝禹、蔡宏、郝流勇,以及两市相关部门、产业签约企业家及社会捐赠爱心人士参加会议。  




    危伟汉指出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举措,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实现共同富裕宏伟目标。两年多来,中山、昭通两市进行了多次互访,在劳务输出、农业、医疗、教育、旅游、人才交流等领域展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山市将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抓好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人才交流,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以贫困人口脱贫为中心,聚焦贫困村和贫困户,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与昭通一道共同把扶贫协作这篇大文章做好。  


    杨亚林要求

    ■代表昭通市委、市政府向中山市社会各界对昭通脱贫攻坚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从2016年9月中山与昭通建立扶贫协作关系以来,两市紧扣双方签订的“1+8”合作协议内容,扶贫协作示范点建设、产业协作、教育卫生协作、劳动力转移协作、干部人才交流合作等各项工作都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充分体现了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山人民对昭通人民的深情厚谊。 

    ■中山、昭通两市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双方紧紧围绕实现“双方所需、双方所能、双方共赢”的目标,立足昭通脱贫攻坚工作实际,进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再精准、再聚焦,进一步强化精准到村的对口帮扶机制。通过万企帮万村,通过社会力量的整合,把182个深度贫困村的结对帮扶抓落实。着力于产业扶持,进一步提升帮扶的成效。在苹果、马铃薯、竹子、天麻、花椒、特色养殖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及扶贫车间建设方面寻求突破。着力于强化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扩大职教合作,努力实现双赢、多赢的目标。针对12.5万易地搬迁劳动力,优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转移就业,真正让老百姓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致富。  


    郭大进强调
 
    ■要围绕联席会议签署的系列产业扶贫项目协议,认真研究,明确时间表,做好项目落地相关工作。 

    ■要围绕联席会议捐赠的资金、物资,主动对接联系,明确资金、物资投向,认真策划好项目,管好用好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要贯彻落实伟汉市长和亚林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两市有关部门、镇县、企业的对接协调,共同研究落实措施,更加深入全面地推动扶贫协作工作,努力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  


中山市领导





昭通市领导





    联席会上,陈真永介绍昭通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蔡宏代表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作工作汇报。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山市教体局、永善县、昭通市卫计委作交流发言。




    蔡宏作工作汇报 

    ■总结工作组派驻昭通以来的成效:一是坚持精准投入,以重大项目推进和重点资金支持彰显中山帮扶特色;二是强化产业合作,增强扶贫协作“造血功能”;三是加强劳务协作,实现技能培训与劳务输出“双推进”;四是实行组团结对,推动182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五是加强教育协作,推动从单一招生向联合办学发展;六是开展健康扶贫,医疗帮扶成效明显;七是强化人才支持,人才帮扶领域不断拓宽;八是进行全面动员,社会帮扶资金突破亿元。 

    ■下步工作组将以学习贯彻伟汉市长到昭调研指导精神为契机,加倍努力,克难攻坚,撸起袖子加油干,紧紧围绕国务院考核“指挥棒”,聚焦精准,把握关键,着力在加强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合作、深化劳务协作、加大社会帮扶、拓宽人才支援、做实“携手奔小康行动”等方面做好文章,坚决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和两省两市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助力昭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中山力量,共同谱写中山、昭通扶贫协作和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山市教体局、永善县、昭通市卫计委作交流发言  

    联席会上,还举行了产业项目签约、社会帮扶项目捐赠仪式,合计资金3.498065亿元。其中中山市国资委、中山中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山亿利投资有限公司、中山食源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云南菜人家、滇粤农业产业园、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等签订14个产业项目合作协议,共投入资金合计2.2668亿元;中山公共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阜沙镇政府、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组团、中山市小榄组团、中山市石岐区组团、中山市东区组团、中山青企协会、马建军等18个单位、企业和爱心人士共向昭通捐赠现金和物资合计1.231265亿元。 

    14个产业签约项目

    中山市国资委同永善县云南菜人家合作签约项目10000万元;中山明斗山地特色农业建设永善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签约项目2000万元;中山中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关县冷链物流加工基地标准化冷库建设及泡沫箱生产线建设签约项目     1500万元;中山市亿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滇粤农业产业园蔬菜种植基地签约项目2000万元,投资建设盐津县中和镇农产品加工、流通签约项目1500万元;海晨农业盐津县魔芋深加工投资签约项目2008万元;中山市食源食品配送有限公司采购盐津县、永善县、大关县、绥江县农副品签约项目(其中采购盐津县农副产品1000万,绥江县半边红李子、猕猴桃30万,大关县农副产品300万,永善县脐橙60万)1390万元;中山市逸仙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订单式采购中药材签约项目(永善县·党参)600万元;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关县乌天麻生态塑源种植基地签约项目300万元;华中科技大学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大关县共建智慧教育示范学校合作签约项目450万元;海晨农业(大关县)有限责任公司高原生态蔬菜种植签约项目350万元;中山市东区组团为绥江县建设冷库签约项目120万元;中山市兴中集团采购竹笋项目(永善竹笋)300万元;中山市人民医院采购盐津县农产品项目(盐津“状元米”)150万元。 




    18个社会帮扶捐献项目 

    中山公共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捐赠昭通市公共汽车150辆,价值4300万元;中山市阜沙镇政府捐赠大关县全自动洗衣机6800台,价值1631万元;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组团向大关县捐赠现金673万元、物资价值243.9万元,合计916.9万元;中山市小榄组团向永善县捐赠现金582.22万元、物资价值282.04万元,合计864.26万元;中山市东区组团捐赠绥江县现金487.6万元、物资价值325.69万元,合计813.29万元;中山市石歧区组团捐赠盐津县现金691万元、物资价值32.2万元,合计723.2万元;中山骏建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捐赠永善县团结乡花石小学重建项目现金300万元;中山市工商联捐赠昭通市慈善总会现金300万元;中山市红十字会向昭通市红十字会捐赠现金200万元;中山市慈善总会向昭通市慈善总会捐赠现金200万元;中山浙江商会捐赠大关县建设希望小学现金160万元;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中山市青企协会捐建盐津县、大关县两所希望小学现金200万元; 中山市古镇凯迪灯饰捐赠昭通市贫困村路灯,折合人民币857万元;中山市沙溪服装行业协会捐赠昭通市贫困山区衣服,折合人民币307万元;中山市邻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捐赠绥江县、大关县生活物资一批,折合人民币230万元;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管委会捐赠大关县卫计局医疗器械,折合人民币90万元;北京智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捐赠大关县中心校云网校数字校园应用平台系统,折合人民币120万元;中山市李永青(个人)捐赠永善县溪洛渡高级中学永青助学项目现金100万元。  


    在昭通调研期间,危伟汉一行还看望慰问了中山派驻昭通扶贫协作工作组全体成员。 










    据悉,中山、昭通两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两年多来,按照“中央要求、昭通所需、中山所能”原则,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广东云南两省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安排,以中山、昭通两市“1+8”框架合作协议为核心,着力在援建示范点建设、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医疗合作、农业协作、旅游对接、干部人才交流、社会帮扶、携手奔小康行动等方面精准发力,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精准协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中山市共落实财政帮扶资金2.69亿元,建设易地搬迁示范点4个、村级卫生室107个、改造农村危房667套、实施产业发展和劳务协作项目96个,惠及贫困群众20余万人。促成中山卉盛农业、顺华智能、中山兴中集团、素果(中山)、中山明斗特色农业、中智药业、中山亿利投资公司、海晨农业等8个项目落地,促成中山食出、中山食源食品配送、逸仙堂中药等签署大宗农产品购销合同6个,总投资3.9亿元,带动脱贫3590人。结合广东、中山企业用工和岗位需求,发布务工就业信息10余万条,举办大中小型招聘会50余场次,安排专项资金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348期,培训22470人次,组织贫困群众到广东务工6966人(其中到中山就业1748人),实现劳务收入1.089亿元。组织全市25个镇区全部参与结对帮扶昭通4县,并积极发动中山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活动,实现对口帮扶4县182个深度贫困村企结对全覆盖。中山8所职业学校共招收昭通籍学生1500名,中山市财政累计补贴昭通籍学生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费用5000余万元。采取长期挂职1年和短期支持1个月的方式,共选派108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昭通开展人才支援获好评。动员台湾澳门同胞和华侨参与昭通脱贫攻坚,广泛发动中山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到昭通开展捐资助学、助医、助残等慈善爱心活动,共募集到社会帮扶资金1.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