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广州·毕节——同心黔行产销扶贫联盟”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成立,结盟企业达58家,确定了“产销对接谋发展、携手前行助脱贫”的扶贫宗旨,确认了“拟建成5个1000亩以上的农产品基地或初加工工厂,每年为毕节销售农产品不低于1000万元,每年为毕节提供就业岗位不低于500人次,每年筹集用于贫困户基地建设的扶贫专项资金不低于100万元”的四个扶贫目标。
“广州·毕节——同心黔行产销扶贫联盟”由该市黔西县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建设的“贵州绿色农特优产品销售中心”发起,由广州、重庆、上海、福建、贵州等地实力企业共同组成。成立当天,广州市嘉利集团董事长邓贵烽当选为首届联盟理事会主席,个人现场向联盟捐赠首笔扶贫资金10万元,并号召各级企业踊跃加盟,共同为扶贫事业贡献绵力。
目前,联盟在宣布成立之前,其成员单位已在该市黔西县启动建设100亩的生鲜仓储、分拣、冷链、纸箱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500余亩的紫金土豆,1500余亩的进出口蔬菜基地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联盟的成立开启了产业发展和产品销售扶贫的一个新模式,有望成为产业发展和产品销售的“融合器”“变压器”“助推器”“孵化器”。
据了解,联盟成立大会在黔西县行政中心311会议室召开,毕节市委常委、黔西县委书记卢林,广东省扶贫办副主任、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杨伟强,毕节市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毕节组组长陈震,毕节市商务局副局长段彰厚,黔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管庆良,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志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琴,副县长朱绍顺,县政协副主席焦静等出席会议。黔西县委常委、副县长许谨主持会议。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巴拿马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企业纷纷发来贺电贺信,广州餐饮协会、华南咸杂市场等来自广州、重庆、上海、福建、贵州等地逾100家企业代表,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毕节市商务局等60余家单位代表参与大会,共同见证这一联盟的成立。
联盟成立大会上,管庆良向大会作致辞;段彰厚宣读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贺信,徐志鹏宣读巴拿马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贺信;陈震宣读联盟选举报告;新当选联盟理事会主席邓贵烽发言;基地代表贵州万里春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其栋发言;巴拿马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与贵州万里春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广达咸杂市场与黔西县黔春毅力食品有限公司、广州掌上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织金县聚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现场签约。
杨伟强在讲话中指出,同心黔行产销扶贫联盟的成立,为助推脱贫攻坚进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好地实现黔货出山提供了重要的载体,联盟理事会要以实现“广州——毕节”的产销对接为目标,更好的助力精准扶贫,逐步打破农产品销售瓶颈,为实现毕节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重要的保障;要不断完善制度、强化措施,通过拓宽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渠道,精准发力,精准帮扶,更好的助力毕节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整合毕节市范围内的优质农特产品,积极协调对接,真正实现“黔货出山”;当地党委政府部门要主动服务,帮助协调解决联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联盟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卢林代表黔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百万群众,对产销联盟的成立表示由衷的祝贺,对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企业代表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向参与见证联盟成立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广州·毕节——同心黔行产销扶贫联盟”的成立,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提出的“五步工作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的重要方式。黔西县处于相对落后的乌蒙山区,由于对市场需求信息把控不及时、不准确,导致了销售渠道成为最大的短板,希望联盟理事会及成员单位充分整合好、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多在技术上提供支持、多在市场上提供帮助,带领黔西群众通过产销对接机制发展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农企合作、产销融合”的发展新路。
卢林要求,联盟要站在长远的高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大力引进人才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开阔的眼界、发展的思路、坚实的步伐,全力践行“以产销对接谋发展、携手前行助脱贫”的宗旨,积极为群众谋幸福、为自身谋发展、为社会作贡献;同时,黔西、花都区和联盟企业要加强合作,努力探寻产销扶贫的有效切入点,突破制约和束缚的思路和瓶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助力黔西经济发展、服务花都区人民绿色生活、壮大联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