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国两会,许多关心关注公益慈善事业的代表委员就自己在实践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有价值有远见的建议,为完善和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建言献策,描绘新蓝图。
一、法律政策
吴国平:进一步释放慈善组织活力 助力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带来了进一步释放慈善组织活力、助力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
“建议优化‘双重管理’制度。”吴国平认为,“双重管理”制度面对新时代慈善发展的环境和需要,对一部分业务范围多元、综合性的大型慈善组织来说,把所有管理职责交由单一主管部门,既增加了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慈善组织的业务开展。
对此,吴国平建议民政部牵头,进一步明确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把必须管的管好、管紧,把日常性、常态性、事务性的工作充分“放权”给慈善组织自身,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党组织的引领以及理事会的决策作用,释放秘书处团队的工作活力。
此外,吴国平建议进一步优化慈善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由民政部牵头,在慈善信托和慈善资产保值增值方面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慈善组织保值增值办法》规定了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对慈善组织尤其是慈善基金会开展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重要依据。
除此之外,“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募捐的管理和服务”“着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让社区基金成为服务社区善治的重要引擎”等亦被吴国平列入建议。
张建斌:建议减免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收益税收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慈善总会荣誉会长、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斌注意到,目前慈善组织的收入构成中,除捐赠收入等项目明确免税之外,为保障慈善财产保值增值而进行的投资活动,其收入仍须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我国慈善组织整体投资理财收益偏低,在此情况下,仍征收25%的企业所得税,不利于慈善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他建议减免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收益税收。
赵皖平:建议制定动物保护法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推进立法加强保护动物,严厉制裁滥杀滥捕虐待动物行为,多学科联动生命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动物保护意识,使孩子们从小树立尊重和保护生命的意识。同时,将友善动物纳入文明城市评比标准,推动创城工作落到实处。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此外,要推进立法加强保护动物,追究虐待动物等刑事犯罪责任。他说,我国有关保护动物的法律主要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仅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保护范围较小,没有对虐待动物行为加以严格界定和管理,防范措施少,惩罚力度不够。他建议,从尊重生命的角度而言,应尽早制定动物保护法。
二、志愿服务
何明华:壮大临终关怀志愿服务队伍 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何明华围绕老龄化、高龄化趋势问题,提出全面加快安宁疗护志愿者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深入开展生命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强社会的接纳度,为开展相关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大力扶持安宁疗护志愿者专业培训,加快提升志愿者队伍数量和质量。三是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完善我国应急志愿服务体系
今年全国两会,九三学社中央在《关于完善我国应急志愿服务体系的提案》中建议:
一、加强组织管理。将应急志愿服务作为特殊类型志愿服务实行专项管理,在民政部门注册,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建立应急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应急志愿服务组织的应急协同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和救援效率。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应急志愿服务结合起来,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志愿服务信息数据统一归集管理、共享交换、互联互通和智能推送。
二、强化运行保障机制。由民政部门牵头,统筹社会、企业及个人捐助,指导慈善组织、公益组织建立志愿者保护专项基金,根据不同类型应急志愿者特殊风险保障要求,设立定向志愿者保护基金或专门账户;完善志愿服务保险机制,通过商业保险等市场机制,同时依托政策补贴、政府购买、政府兜底等,分担、转移和降低志愿者应急活动中的特殊风险与损失,保障应急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应急志愿服务相关事项的法规制度和执行保障工作,制定《志愿服务条例》补充规定,细化志愿服务保障内容,依法开展应急志愿活动。
三、提高应急志愿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应急志愿组织专业化水平,强化志愿者身份认同和荣誉感,拓宽服务领域,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各级志愿服务主管和协调机构应明确志愿者的范围, 引导其自行在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会员注册管理工作;加强志愿者动员、招募、培训以及管理等活动的规范化,完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
于丽婕: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志愿服务平台网络
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新浦汽车总站站务员、“雷锋车手”于丽婕建议,建立全方位全覆盖的志愿服务平台网络,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机制,制定全国性志愿者保险制度,优化志愿者登记流程。通过制度保障和评优评先,让更多的人有时间更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吴惠芳:建立养老互助志愿服务统一信息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建议,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和指导力度,逐步建立全国省市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养老互助志愿服务项目的分类管理、高效服务、有效评价和通存通兑奠定基础。
针对养老互助志愿服务项目在实际运行中容易产生缺乏信用担保的问题,吴惠芳建议,结合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赋予时间积分以权益,明确规定兑换标准。同时,加大对社会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监管和培训,引入评估机制,促进提升服务的专业性。
张朝晖:完善中小学志愿服务 促进教育“双减”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别委员、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带来了一份《关于支持、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提案》。
张朝晖发现,当前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引起各方重视。首先是中小学生志愿者法律界定的问题。二是存在对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泛化理解的现象。三是存在对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过度期许的现象。四是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有待健全。
在张朝晖看来,志愿服务是中小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生动载体,是落实教育“双减”工作的有效举措,对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由教育部牵头,会同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等部门,组织力量开展较大规模的专题调研,从制度供给、项目供给、经费保障等角度,提出进一步支持、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办法。
李龙倜:建议推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积分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十堰市太和医院护理部主任李龙倜建议,鼓励从事家庭照护的家政服务人员、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社工成为志愿者,经过专业的培训、获得养老护理照护的资质后,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
为调动积极性,可以推行养老志愿服务积分模式。整个模式是成体系的,它需要由政府指导,出台政策,多方参与、系统监管,政策才可以落地,对于志愿者来说,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也是互惠互利可持续的一种模式,减轻社会及家庭照顾负担,同时鼓励大家在自己力所能及时,可以帮助到他人,进一步减轻政府负担。
魏明德:鼓励香港青年到内地支教
今年全国两会,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魏明德准备了关于鼓励香港学生到内地乡村支教、加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感的提案,希望能推动香港青年教师、大学生利用假期到内地进行短期支教,亲身去感受内地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有更多机会了解彼此。
三、社会工作
苗延红:建议以社会工作者立法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社会工作立法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苗延红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厘清立法思路,把社会工作者立法作为社会工作立法的特别法,以此为切入点,实现社会工作立法国家层面的首次突破,以制定社会工作法为最终目标,对社会工作主体、服务对象、社会组织等作出全面规范,并以社会工作法为基础,推动形成高低搭配、功能完备、上下联通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要坚持培育扶持和规范管理相结合的立法导向,一方面要培育社会工作机构的内部治理能力、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加强对机构运营的管理,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确保非营利性。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立法定位,以过去十年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出台的关于发展社会工作的政策为基础,进行改革和创新。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专家参与和民间参与并重的立法路径,自上而下推进立法进程,广泛吸纳法学专家及社会工作学专家的参与,广泛征求行业从业者及各界群众的意见,保证立法的公平、正当、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
提案还建议,社会工作者立法要以制度设计搭建立法框架,明确社会工作者的法律地位、政府的主导地位,设置社会工作者职业准入制度,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姚卫海:用数字社工赋能社区,推进基层智慧治理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建议,用数字社工赋能社区治理,让社区服务更智慧,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姚卫海建议,应尽快推广由RPA与AI驱动的数字社工,以解决基层智慧治理中的瓶颈问题,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地直接赋能基层工作人员,推进基层智慧治理可持续发展。
四、监督监管
安庭:全方位加大公益慈善领域的反诈力度
为了预防、遏制和打击慈善领域的电信网络等诈骗活动,保护捐赠人和慈善组织的合法权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安庭建议全方位加大公益慈善领域的反诈力度。
首先是加强立法保护。安庭建议在慈善法中明确加强慈善活动综合监管,明确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在查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当保护捐赠人和慈善组织的合法权益”。他建议由公安部会同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完善慈善领域诈骗涉案资金即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及时解冻和资金返还制度,明确有关条件、程序和救济措施,加强追赃挽损工作,及时返还受害人的合法财产,尽可能减少对慈善组织正常工作的影响。此外,应明确规定慈善组织的账户为特定非金融机构账户之一,不得整体冻结;确需冻结的,冻结涉案账户的款项数额,应当与涉案金额相当,不得超出涉案金额范围冻结款项。
其次是加强部门协同。“建议民政部与公安、金融、网信、电信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借鉴其他领域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成熟经验,提出慈善领域反诈综合方案,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完善。如慈善领域诈骗活动的实质危害有扩大趋势,有关部门应当联合展开专项行动。”安庭还建议依托民政部“慈善中国”信息平台,建立慈善领域反诈信息公示平台,对不法分子形成震慑。
再次是加强行业联动。安庭认为,应该加强慈善行业的培训和交流,建立慈善行业反诈联盟,密切互动沟通,及时共享信息,增强公募慈善组织和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的反诈能力,形成慈善全行业反诈氛围。
与此同时,安庭还建议结合现有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加强媒体宣传、加强对以公益慈善名义的新型诈骗手段的曝光。
五、培育扶持
钱海军:建议培育专业力量精准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钱海军建议,在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相关部门根据需求类型,重点培育、扶持行业性、权威性专业社会组织。出台专业领域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按照专业资历、项目经验、用户评价等综合维度分类评定等级;加大政府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3A及以上专业社会组织优先推荐申报政府相关专业购买服务项目。出台社会组织各项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在制定税收优惠、社保减免、就业补贴等纾困减负政策时,将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一并纳入。
在搭建专业数智化平台方面,钱海军建议创建跨地区品牌公益项目大平台,属地社区、街道、村委进行网格化管理,排摸在册困难群众数据,联合实施“急难愁盼”问题网络问诊,在全国及国际上引入优秀专业公益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社区工作者、企业志愿者入住,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钱海军呼吁更多的央企、国企带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传承雷锋精神,把公益服务和公共服务结合起来,精准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打造品牌化民生项目,让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六、乡村振兴
周善红:引导企业家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善红建议,要充分调动企业家参与社会公益的积极性,要全方位、立体性地宣传、表彰民营企业带动、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事例。同时,在政策上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首先是落实好既有政策,利用政策叠加、政策互补使政策充分发挥效用。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比如,对企业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投入和支出,在查证核实的前提下,允许企业税前扣除。”
七、助老养老
杜明燕:让失独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杜明燕表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失去子女后面临多种困难,亟须国家和政府主动、负责、积极地应对。
杜明燕建议,在失独家庭数据库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健全对失独群体的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真正让失独家庭在心理上得到慰藉、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杜明燕提出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等形式成立计生特殊家庭专项基金,用于抚慰金、生活补助、长期救助、重大疾病和突发变故等紧急情况救助。此外,应建立服务保障体系,由卫健委组织与红十字会志愿者一起探索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帮扶结对、长期照护的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特别监护人、联系人、临终关怀等制度,组织志愿者结对抚慰、送亲情、送温暖等活动,组织心理咨询师等定期开展心理服务,完善家庭医生诊疗制度。
彭静:让家门口养老设施“可望又可及”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提高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的提案。她在调研中发现,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与需求不匹配,部分社区养老服务“可望不可及”。对此,彭静建议,高度关注社区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形成可知可感、可期可享、可望可及的供给新格局。
此外,她还建议推动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同时在各地已有探索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并制定统一行业基础数据标准,为社区依托信息平台丰富智慧养老场景提供基础支撑。
她建议探索志愿服务+社区居家养老、公益慈善+社区互助养老、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社区+小家庭等模式,满足老龄群体文娱体育、社会参与等“诗和远方”的向往。
八、未成年人保护
王珏:减少未成年人文化产品矫枉过正,建议建内容审核争议解决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普陀区副区长王珏在《关于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文化产品管理工作的建议》的提案中提出建议:
一是进一步细化明确未成年人文化产品内容管理责任主体。二是尽早出台未成年人文化产品内容管理的标准或范围及程序。三是进一步强化各方责任。四是建立内容审核争议解决机制。五是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包括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等文化产品消费/使用主体对未成年人文化产品甄别、鉴赏能力。
郭媛媛:优化未成年人成长所需的数字产品供给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建议,建设“堵疏结合”的社会综合协同体系,如民政部门应会同家庭教育行业协会等社会工作机构,加强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有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宣传教育。同时,建设由政府部门主导,学校、家庭、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生态体系。
郭媛媛还建议建设有利于“疏堵结合”的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联动培育体系。树立互联网平台全网、全域青少年保护意识,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平台;优化面向未成年人的产品结构,加大对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功能性产品研发,建立互联网线上与科普教育线下互动沉浸的教育场景,助力青少年核心素养和向上向善价值观的培育、养成。
郭媛媛强调,互联网监管部门应建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负面清单;加大政府对监管之外的灰黑产打击力度;建立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发展重大事件强制披露制度,保证社会对相关平台的监督常态化开展。
刘艳:建议完善未成年人表达权,保障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闵行区副区长刘艳提交了一份提案名为《关于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保障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建议》。刘艳委员在提案中提出了四条建议:
一是明确未成年人诉讼主体地位,为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提供立法支撑。二是以开放态度,为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引入专业力量。可以以司法行政机关、民政部门为主干,大力发展妇联、共青团、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者等群团组织及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律师队伍潜力,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人才梯队,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考核,落实经费来源,推进社会购买服务等步伐。三是明确各部门权责,合力协作建立未成年人综合保障机制。进一步理顺各部门权责关系,拓宽检察机关、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妇联、共青团、福利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未成年家事案件的渠道。四是结合年龄条件和意思能力,完善未成年人在家事案件中的表达权。
九、医疗健康
孙达:建议推进AED大面积普及与急救联动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孙达在调研中发现,我国目前AED配置及使用的实际情况存在诸多不足,表现为数量少、找不到、监管弱、不会用。
AED的普及和急救联动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就此孙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尽快增加AED数量。二是建立健全标准化的AED设备信息管理机制。三是要建立AED设备监管体系。此外,孙达还建议加快社会化培育和发展急救技能志愿者服务保障队伍。
翟美卿:推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主席翟美卿今年的提案仍然聚焦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建议加速建设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运用慈善资源为孩子们点亮童年。此外,可以依托社工服务体系,获取社会组织的资金及人力支持,加强公益性、普惠性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供给。关注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营造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还需要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专业力量,落实建设区县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热线,引入和调动多方力量打造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龙墨:加强孤独症全程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建议,应加强孤独症全程服务。龙墨认为,加强孤独症全程服务,事关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为此,她建议民政部门牵头,联合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共同开展孤独症群体关爱促进行动,着力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加强孤独症儿童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其次,积极推进融合教育,进一步解决孤独症儿童入园难、入学难问题。再次,加强孤独症群体社会保障和托养照护服务。引导、扶持社会组织参与孤独症全程服务,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大龄孤独症托养和家庭支持服务。
针对孤独症患者家长担忧的“去世后孩子怎么办”等现实问题,龙墨建议银保监会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财产信托等服务,着力解决孤独症家庭的“后顾之忧”。
杜丽群:建议增加罕见病患者康复补贴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提案指出,绝大多数罕见病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康复治疗、康复护理是目前帮助他们最有效的途径。“酌情增加罕见病患者康复训练项目和辅助用具的补贴力度。”
王川:完善康复救助体系,为脑瘫儿童托起新的希望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财金健康产业集团脑瘫儿童公益救助中心主任王川提出了《完善全国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体系的建议》。
在王川看来,我国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作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医疗设备研发投入不足、社会关注度不够等问题。王川建议,倡导国企带头和全民参与,搭建社会性更强的公益慈善捐赠平台。探索设立全国脑瘫儿童公益专项基金,服务于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以公益慈善捐赠形式参与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团结凝聚更广泛的社会爱心力量。鼓励国有企业结合乡村振兴、东西协作、黄河战略、援疆援藏等帮扶项目,以践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带动社会企业和公众参与专项基金公益慈善捐赠,积极奉献爱心、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