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州市九陂镇南石塘村村民依靠重点发展蔬菜种植来致富
“扶贫新征程”之走向新增长极①
打开清远市地图会发现,北部被称为三连一阳(指连州市、连南县、连山县和阳山县)地区的四个县市县城之间相距30至60公里,而这些县城距最近的地级市120至180公里,很难受到周边大中城市的辐射。
在新一轮的扶贫开发过程中,三连一阳四县今年被省委、省政府认定为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地区的发展,彻底摆脱贫困?清远在10多年前就想到了抱团脱贫。但许多年过去了,进展仍然缓慢。
清远市一名县级领导告诉记者,近期清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三连一阳地区的协调会,目前正起草三连一阳地区新一轮整体发展框架,抱团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抱团发展▶▷统筹设计十分重要
三连一阳地区一名扶贫办干部告诉记者,清远市委在十几年前就提出过要让三连一阳地区进行抱团发展,后来历届班子也都一直坚持这个方向,但成效并不显著。
这名扶贫办干部说,为了争取地区发展的领头羊地位,为了争取园区的落户和企业的进入,一些县与县之间不仅没有抱团,反而落下许多矛盾。
许多人都明白“1+1>2”的道理,可对如何抱团这个问题,则往往争论不休。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谁来做领头羊。
清远市将连州定位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将三连一阳地区唯一一个市属工业园区也落户在连州,其区域性龙头地位比较明显。可这并不说明,连州就能承担领头羊的角色。阳山县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近年县城条件也改善许多,而且距离清远市区相对要近,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此外,发展相近的连南县和连山县也不甘落后,不断突出自身的特点。
这名扶贫干部表示,三连一阳地区总面积约8630平方公里,占清远市国土面积的45%,相当于3.5个东莞市面积,如果能够在这一区域设立一个协调机构,将三连一阳地区进行协调管理,将极大地推动这一地区的发展。
任务艰巨▶▷更加注重连片开发问题
过去3年的对口帮扶,让粤北山区的许多村庄摆脱了绝对贫困,但从扶贫到融入全省的发展水平,甚至成为新的增长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新一轮扶贫开发过程中,清远市仍然是帮扶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连南县三排镇,在上一轮帮扶工作中已有9个村摆脱了贫困,而剩下条件相对较好的东芒村还没有进行对口帮扶。东芒村党支部书记唐亚朵贵说,村里还有贫困户97户,有脱贫意向的53户,“可以成片开发的土地有3000多亩,希望帮扶单位进来后带动我们发展茶油产业。”
阳山县采取“1+2”模式做好对接工作。在每个省直和佛山南海帮扶的贫困村,对应安排了1名县领导和2名镇领导进行工作上的对接,使“靶向疗法”更加精准到位。
清远市扶贫办主任鲁小鹏介绍,清远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将重点帮扶284个村,按照新的帮扶标准,有22415个贫困户、86246人成为帮扶对象。
“扶贫工作部门和帮扶单位将更加注重‘连片开发’的问题。”鲁小鹏表示,将结合一些地区的优势,建设一批菜篮子基地和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
在新一轮重点帮扶的连州市九陂镇南石塘村,农户陈容新刚从蔬菜地里采摘一箩筐白菜回来,这成为他致富的重要门道。村党支部书记沈瑞方告诉记者,接下来就是将这种“公司+农户”的蔬菜种植模式推广到其它几个自然村。
生态保护▶▷重点引进绿色产业
连州市副市长陈世文向记者表示,希望在省、市和对口地区的帮助下,能够吸引更多的产业来连州投资发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山区的造血功能,减轻长期以来对省、市方面的依赖。
当然,三连一阳地区作为生态保护地区,低污染的绿色产业才是重点引进的方向。
作为三连一阳地区唯一一个清远市属工业园区——清远民族工业园,其发展重点也定位在绿色产业方面。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苏名表示,目前已经入园的有温氏集团、海斌食品、高山有机米等企业和产业,均为绿色产业。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也是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
苏名介绍,在清远市的统一协调下,目前,坐落在连州市的清远民族工业园和坐落在阳山县的县属工业园区联手,以东莞(清远连阳)产业转移工业园A、B区的名义,向省政府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如果能顺利申报下来,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连阳抱团”。
陈世文也向记者透露,为了促进抱团发展,清远市在三连一阳地区召开过多次现场调研会,并按照不同行业制定框架发展协议,目前该方案仍在制定当中。他还强调,要实现抱团发展,地区内部要想办法,还特别需要省里的政策支持。
一线声音
连州市扶贫办主任谢凯华:
要与市场对接
把整盘棋下活
南方日报:怎样将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谢凯华:与其孤立地去搞扶贫,不如把整盘棋下活。因此,我们必须“外引活水,内强筋骨”,活水和筋骨我们都需要。希望帮扶单位尽量将一些有活力的企业引进到这边来,带动县域经济,提供就业机会。企业产生效益,政府有了财税收入,就可以反过来拿一部分财税收入放到扶贫工作中来,这样就一业兴、百业旺了。
南方日报:三连一阳地区应如何抱团发展,共同消灭贫困,特别是连州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谢凯华:较长时间来,三连一阳地区是广东较为贫穷落后的地方,之所以贫穷,主要还是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远离大中城市,区位优势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抱团,联合四县市的力量,把这一地区的优势和资源激发出来。连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对接湖南、广西等地区的桥头堡,应建设成为三连一阳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进而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
南方日报:如何看待园区发展对三连一阳地区脱贫所产生的作用?
谢凯华:清远市民族工业园是带动和辐射“三连一阳”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一园区的发展,必然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返乡。过去3年,我们在各个贫困村都建起了农业种养殖业基地,由于农户应对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差,原来发展起来的一些种养业,特别需要企业的带动。同时,农户所发展的种养产业也为发展食品加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民族工业园区在这个时期吸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一些企业还打响了高山农副产品的品牌,这为园区继续引进优质绿色企业提供了坚实基础。有了这些企业带动,三连一阳地区离彻底摆脱贫困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