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传递

“三位一体” 合力扶贫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目前我国还有80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贵州、陕西等地,探索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凝聚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扶贫开发。
  
    一大早,贵州六盘水盘县舍烹村的几十名村民就在家门口坐上班车,到离家七公里外的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园区上班。
  
    现在,包括舍烹村在内的8个村寨,共2864名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其中包括1161名贫困人口。2014年,通过在园区打工,村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4000元。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每人又平均增收了500元。
  
    去年以来,六盘水积极探索“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发展新模式。经过对1400多万亩集体土地、54万亩林地、63800多亩宅基地进行确权,共整合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5亿元,撬动30亿元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的各项事业建设。2014年,参与“三变”改革的20多万农民人均增收近4千元。
  
    革命老区陕西延安,也在探索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新路径。延安的20.5万贫困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是扶贫开发的硬骨头。
  
    延安市延长县交口镇下吕家原村,地处黄河土石山区腹地。当地干部摸底调查后发现,乡亲们门口的山坡面积大、杂草多、还有山地苹果树,特别合适散养土鸡。于是,驻村干部动员贫困户加入了乡里的专业合作社,农户只需要掏钱买鸡苗就行,建鸡舍、卖鸡蛋,合作社全包了了。
  
    为了鼓励更多的合作社带动农户脱贫,延长县拿出激励办法,带动百户以上贫困户发展产业,给合作社10万到20万元不等的奖励;还安排2000万元贴息贷款,重点支持承担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合作社,把带动贫困户多少同贷款额度挂钩。
  
    按照规划,到2017年,陕西延安将实现贫困人口基本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