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传递

扶贫标准提高惠及亿人 我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计划年内全启动

    本网讯  据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村村平坦路路争辉铺锦绣,处处小康楼楼溢彩庆丰年。”在乌蒙山区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迤那镇芙蓉王新村,村民赵美荣将这样一副对联挂在新家门前。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正和赵美荣一样,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迎向美好的新生活。

    10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就,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按原来的扶贫标准,我国2010年底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688万,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

    去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按照新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从2688万人增加到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13.4%。

    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研究局陈少华博士认为,按照2005年购买力平价美元折算,中国新扶贫标准相当于每天1.8美元,接近于中低收入国家贫困线的中位线。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将更加努力服务于贫困人口,贫困人群将会更多地从经济增长中受益。

    回望1986年第一次制定扶贫标准时,在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我国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06元作为贫困标准。此后,这一标准随物价变化不断提高,到2010年为1274元。如今,扶贫标准又实现了从1274元到2300元的巨大飞跃。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扶贫开发工作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按照新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是今后扶贫工作的主攻方向。

    去年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连片特困地区是新时期扶贫开发主战场。这些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等11个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有14个片区680个县。

    目前,国务院已经先后批复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到今年年底,将要编制完成所有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并启动实施。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同时,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