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传递

广州启动新一年“进阶小巨人”培育活动

 广大中小企业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当前,广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情况如何?新的一年又有何计划?12月21日,广州市专精特新“小巨人”赋能发展大会暨2024年度“进阶小巨人”培育活动启动仪式举办。


  大会现场为广州市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进行授牌,并举行了2024年度“进阶小巨人”培育活动启动仪式。据悉,目前全市已培育了58家专精特新上市企业、2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8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77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进阶小巨人”培育活动将联合专家团队推动广州市中小企业攻关强化核心技术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全市已培育2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专精特新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是广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今年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广州共有126家企业上榜。


  大会上,广州市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获授牌。“小巨人”企业代表、广东云下汇金科技有限公司CEO季炜炜分享道,“我们一直将科研创新放在发展的首位,致力于为千行百业提供高安全、高算力、高能效和高技术的国家新型数据中心。”


  另一家“小巨人”企业代表、广州辰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共关系负责人王贇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此次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标志着我们的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产业带动能力、经营效益等各项指标获得国家认可,也是政府单位、行业专家对我们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不断精耕细作的充分肯定。”

  云下汇金、辰创科技的发展,正是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支撑的一道缩影。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裕跃在致辞中指出,市工信局先后出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方案,从辅导培育、人才培养、产学研对接、融资促进等全方位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全市已经培育了58家专精特新上市企业、2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8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77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构建政策矩阵、成立促进机构、打造品牌活动、优化融资服务、搭建产品展示平台、成立专家智库......近年来,广州市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成立机构为例,广州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搭建了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园区、服务机构等参与的交流平台。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联合工信部电子五所共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副院长马博介绍,“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正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化产业人才结构、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产业发展研究为主要目标,通过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新模式,形成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求的产业人才培养和专业改革方案。”


  在优化融资服务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累计投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投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0家,共培育58家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同时会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开展政银合作,推出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属金融服务方案,给予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融资额度,为企业贷款、贸易融资、投资、债券等提供资金保障。


  “得益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我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坚定信心,大力发展高端科研,解决胶粘剂材料卡脖子难题。”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毕雁冰特别提及市工信局为全市“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的产品线上展示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展示创新产品的舞台,有助企业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据广州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李尧介绍,“进阶小巨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活动将联合专家团队推动广州市中小企业攻关强化核心技术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定期为政府推荐一批优质的中小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促进会将积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