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扣民政民生实际特点,全面落实省、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广州市民政局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着力以“五个无忧”推动民政领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增加农村养老服务优质供给,让农村老人养老无忧
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立“党建引领+专业运营+村民自治”三位一体的管理和运营机制。计划2023年底实现颐康服务站村居全覆盖、完成3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到2025年,建成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区、镇(街)、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兜底性养老服务保障,落实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深化“党建+”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引导专业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进驻农村地区,打造“卫生院+敬老院+居家养老平台+护理站”联动配合的农村医养联合体。
促进村级事务管理规范优化,让乡村治理和谐无忧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坚持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制度,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抓好“两委”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评选。深化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指导开展镇(街)议事协商能力建设试点,推广城乡社区议事协商“116”工作法,打造全国村级议事协商示范名片。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持续推广“随约服务网上驿站”建设,加强“社区随约网上驿站”与“穗好办”的联动,提升乡村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功能和品质。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创新创优,让困难群众生活无忧
持续兜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救助等制度。深化“穗救易”服务品牌,加强部门联动,完善专项救助政策。持续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督促全市在册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全部签订《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抓好风险隐患排查,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用心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推动农村专项服务优化提升,让村民办事方便无忧
提升地名管理服务,进一步理顺地名管理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地名执法检查力度,科学编制地名方案,加强乡村地名文化保护,提升“地名+”乡村地名推广服务。提升殡葬管理服务,加快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完善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布局,指导村(居)委会及红白理事会制定丧事活动指引或丧葬礼俗规范。提升婚姻登记服务,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实现全市婚姻登记机关提档升级,推广“小型婚礼”“大美婚俗”新风理念。
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发挥优势,让多方参与顺畅无忧
坚持党建引领,实施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七项专项行动。加强“广州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提升镇(街)社工站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健全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每年举办羊城慈善月等系列活动,结合广州市“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开设乡村振兴等慈善捐赠专区,实施“善美乡村”项目,打造助力乡村振兴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