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验收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我省建设任务,打造一批益农信息示范社和县级运营龙头中心,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带动信息下行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日前,在省农业农村厅组织20支督导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地市交叉验收工作,各地市区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做好迎检工作,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年终成绩单。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省已申报认定的信息社数量为25641个,行政村基本覆盖率为129.95%。全省县级运营中心已完成建设87个,全省益农信息社已完成建设14489个。
扎实推进“广东模式”成效显著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是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实施数字广东、数字农业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意义重大。2018年,广东省被农业农村部遴选认定为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省后,稳中求变,积极打造信息进村入户“广东模式”,创建“政府+运营商+服务商”和“省级运营商+县级运营中心+村级益农信息社”相结合的纵横模式。通过广泛聚合各类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资源,不断强化益农信息社的服务功能,确保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四类”服务有效落地。

截至目前,广东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助农培训共在20个地市举办了164场次,培训人数达10304人次。通过集中授课、实操学习、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密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政策宣贯、建设与验收流程、信息化普及、电商知识、食品安全追溯、农技推广等。极大提升了广大益农信息社信息员的业务管理和运营能力,充分发挥益农信息社站的“四类”服务功能,有效解决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难题。
大力推动广东农产品出村进城
2021年,益农信息社作为扎根基层的信息集散“桥头堡”,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与条件优势,推动广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有效提升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水平,使农产品销售更加顺畅,增加农民收入。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粤农优品”进行二码合一,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农产品溯源融合,服务于中小型企业及散户农户。尤其在今年的荔枝展销季中为优质农产品赋能,助力高州荔枝、东莞荔枝走向市场。同时,依托“益农商城”,为益农信息社提供农产品线上交易工具,增强中小型企业和农户的电子商务交易能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接下来,广东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在完成本年度验收工作后,将继续加快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把握好“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对本土农产品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未来,广东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将持续保持项目活力,持续推动“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将涉农服务、便民公益服务、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技培训服务等延伸到村,服务到户。使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和益农信息社成为“三农”信息流、服务流和商品流,通向千乡万村、千家万户、坑塘圈舍、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