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大力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健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在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调整设立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厅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下设5个专项组,建立会议制度、定点联系和请示报告制度,调配精干力量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印发厅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任务清单及分工方案,明确30项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将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厅重点督办事项,每月督办、定期通报、传导压力、推动落实。
二是促进稳定长效脱贫,做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稳定拓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渠道,完善粤东粤西粤北产业园吸纳劳动力就业管理机制,加强“村企”“校企”招聘对接,积极开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继续办好扶贫车间,做好就业特别困难人员托底安置。对现有政策全面梳理、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巩固城乡居保应保尽保。
三是稳住就业民生之本,推动农村劳动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出台 3.0版“促进就业九条”,实施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持续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活动。开展南粤春暖“稳岗留工”等专项活动,落实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和重点用工企业常态化用工保障制度。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发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岗位超 24.5万个。
四是擦亮“三项工程”金字招牌,不断完善民生实事办理机制。
调整省三项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粤菜师傅”工程现场推进会,出台“广东技工”工程高质量发展意见、高质量实施三项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与中国银行联合推出专属融资服务,开通三项工程就业创业融资审批快办通道。
五是聚焦劳动技能提升,实施百万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实施田间课堂、视频直播等培训方式,让农民足不出村也能享受高质量培训。推动和支持技工院校加强农业类专业建设、招生和培养,新建设“农产品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村电商与直播”两个涉农专业。
六是深入实施“乡村工匠”工程,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健全乡村工匠职业技能评价标准,开发6个乡土特色职业技能培训评价项目,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国首创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目前已在江门市开展评审试点。
七是深化社保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统筹层次,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异地务工人员参保覆盖范围。加快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管理,巩固完善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出台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意见,提高待遇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健全省、市、县、镇、村五级联网经办服务体系,加强与金融机构、基层平台合作。开展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推进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