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关市翁源县坝仔镇金星村,采用统一坡屋顶、外立面和窗花的黑瓦白墙民居,干净整洁的小道,绿植随处可见,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画卷,成为翁源又一处网红“打卡点”。
背后有一股力量推动——“万企帮万村”行动。自2018年我省启动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倡议下,大量企业聚焦农村产业发展、村庄建设、脱贫攻坚三大重点,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了重要力量。
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对接信息平台已向社会各界发布村庄名录13170个,累计发动10630个各类帮扶企业注册使用该平台,并成功对接帮扶村庄8805个,启动帮扶项目5655个,投入帮扶资金134亿余元。“万企帮万村”行动已成为我省一张亮丽名片。
政企合力
提升乡村“颜值”
潮州市凤凰山脉南部,湖山掩映,满目葱郁。沿着绿树小径步行,便能到达山脚下的狮峰村。村中鲜花环绕的民宿里,游人倚窗观景,窗外静谧的湖面上白鹭掠过,一派田园风光,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一幅幅色彩缤纷的墙画绘在红砖白墙之上,主村道两旁的大水塘连绵不绝,岸边草木葱茏,“三清三拆三整治”后的白沙村再也看不出曾经脏乱、老旧的村落形象。
2016年正式定点帮扶白沙村以来,省机场集团先后制定了两批帮扶规划,共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安全饮水、道路硬化、古井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改造村容村貌,让白沙村从脏乱差的破旧古村变为路通、水有、灯亮的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乡村……
在广东,像狮峰村、白沙村这样的美丽乡村“打卡点”越来越多,广州从化、珠海斗门、汕尾陆河、云浮新兴、梅州蕉岭等16个县(市、区)全域生态化、景区化已经形成,成为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的热门之地。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基础。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广东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先后创新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域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开展珠三角农村“五大美丽行动”,启动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
与此同时,在“万企帮万村”行动带动下,帮扶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农房风貌提升、“四小园”建设,全省农村面貌不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政企合力、同心同向。全省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向“全域干净整洁”转变;农村污水靠蒸发向有效收集治理转变;“美丽乡村试点示范”向“沿线连片美丽乡村风貌提升”转变……
产业帮扶
丰富乡村“内涵”
作为雁洋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景区是当地企业结对帮扶乡村的成功实践。1995年起,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结合当地特色,充分挖掘可用资源,探索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主要经营模式,通过租赁全村山林和农田旱地,开发建设了融茶叶种植与加工生产、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的发展带动了村内农家乐产业的兴起,有效促进了村民就业,使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995年的3000元增至2019年的18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从1500元增至3.6万元。
“现在每年的纯利收入大概有10万元左右,景区的游客多,我们的农家乐自然就带动起来了,我们也希望企业可以办好。”长教村村民龙长叶说,企业开发、项目落地,经过20余年的努力,长教村真正实现了“荒山变茶田、古村变景区”的巨大改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这是阴那村乡村驿站,它作为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的一个区域性服务中心,可以通过乡村展示中心、邻里文化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联农助农服务中心等四个综合中心来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美丽载体和重要平台。”
“梅州鼎盛翼天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红光村形成结对帮扶,投资50亿元在红光村建设‘客都人家’项目,通过‘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景区变社区、社区变街区、就地城镇化,实现美人文美环境、促创业促就业、乐百姓乐游客。”……
在5月25日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推进会上,一个个“万企帮万村”行动所取得的成效展示在与会者面前。
这些成效只是冰山一角:清远市河头村在省委办公厅和碧桂园集团的帮扶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打造桑芽菜种植和百香果产业基地及碧乡民宿等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搭建了“大平台”;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帮扶阳西县谷围村海上捕捞产业,带动当地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2019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0.5万元,村集体总资产约10亿元……
通过“万企帮万村”行动,广东大力发展产业帮扶,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各地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村优势产业,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专业农户”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补齐短板
拓宽乡村“外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
为此,广东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让村庄公共服务短板不断补齐,城里人的一些公共服务,村民在村里也能享受。
2019年,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塔牌集团”)结合企业和地方的实际,制定了“万企帮万村”三年行动规划,对梅州市蕉岭县的文福镇和象岭村进行结对帮扶,开展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工作。
路通则达,路畅则兴。塔牌集团在文福镇和象岭村各投入1000万元助力基础设施建设,在村道网格化、硬底化建设、亮化工程、村民饮水全覆盖、新村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方面集中发力,使得村容村貌有了极大的改善,为助推蕉岭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贡献企业力量。
截至目前,文福镇已经实现村民饮用自来水工程全覆盖;象岭村内50%的村民已经通过企业补贴和贷款,搬入了建好的新农村用房。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在崆峒村开展“白鹭班”彩虹计划,改善村小教学设备和一系列硬软件设施,提升学校教学水平;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将清远市高岗镇长江小学设立为长期“爱心助学基地”,通过持续开展扶助贫困地区学员再教育及就业的阳光工程,至今已培养了900多名专业人才,并在玖龙纸业公司参与就业;敏捷集团有限公司则联合五华县人民政府推出敏捷智慧图书馆项目,帮助五华县各小学改善教学环境,并在肇庆市广宁县、韶关市翁源县实施了以“梦想书屋”为主题的图书馆捐建项目……
自“万企帮万村”行动开展以来,各大企业统筹社会资本力量,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通行政村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行政村通客车率和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100%,行政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100%,纳入规划的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86.4%,建制村“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公共服务中心(站)覆盖率达100%。
6月24日,全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广东又推出一项重大创新举措:通过驻镇帮镇扶村全域全覆盖推进全省1127个乡镇、近两万个行政村全面振兴。
广东将深入开展“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广东爱心企业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又多了一大平台,可以在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捐赠支持整县整镇和多镇连片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大显身手,为更好促进共同富裕奉献爱心、贡献力量。
声音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产业+乡建”助贫困村蝶变
自与清远市英德市结对帮扶以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碧桂园集团”)通过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等“4+X”扶贫模式。后来,碧桂园集团将该模式推而广之,重点帮扶英德连樟村、河头村、龙华村、鱼咀村,河源三洞村、永坑村,梅州漳北村,湛江那毛村等96个贫困村,总计启动实施帮扶项目81个。
挖掘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近年来,碧桂园集团在英德市创立扶贫农业品牌“碧乡”,通过电商、展会等线上线下渠道,将英德特色产业英红九号、麻竹笋、黑米、百香果等多种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引向市场,并通过参加展会、美食节等外部渠道和食堂、工会等内销方式销售,同时在连樟村、鱼咀村开设碧优选店铺,选聘建档立卡户培训上岗,销售“碧乡”转化的农特产品。在英德坪山村租赁土地进行黑米种植,在河头村建设百亩百香果基地,结合扶贫品牌“碧乡”转化销售,助力脱贫。
助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碧桂园派出扶贫工作组驻村开展连樟(中心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新增公厕、雨污分流系统、人文景观等,配套农家乐、小卖部等业态。集团启动连樟美丽乡村二期项目建设,2019年10月,连樟村举行连樟客厅、乡村振兴学院、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园等7个民生项目揭牌,初步完成既定规划设计项目。
创办培训班带动就业。碧桂园集团还在广东省举办母婴护理师、养老护理、铝膜工人、粤菜师傅、云客服、电子商务培训等共17个工种培训班,截至2019年12月,参加培训人数11555人,成功转移就业6249人,其中建档立卡就业1534人。
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农旅促发展 古村换新颜
近年来,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物集团”)承担清远市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和河源市龙川县鹤市镇莲坑村的定点扶贫任务,自筹扶贫资金达18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约7000万元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贫困村整村脱贫。
坚持产业配套,形成协同优势。广物集团深度挖掘西汉置县于鱼咀并延续800年历史的古村落的历史底蕴,大力推进鱼咀村的文化旅游开发。截至2020年2月,已投入800万元推进鱼咀文旅民宿项目。同时,修建村党建活动中心、完善电商服务配套设施、开展休闲农业配套的走地鸡、果桑采摘、水稻、果蔬等种养项目、推进蚕房搬迁升级改造等。
2019年4月鱼咀文旅民宿全面营业,目前共有员工28人,大多是本村村民;农家乐、咖啡吧、书吧等均聘请当地村民每月支付超3000元工资,并且购买五险一金。2019年,鱼咀村17名贫困户学员参加民宿餐饮培训,培训后参与项目客服运营。
推进项目扶贫,提升发展动力。近年来,广物集团共投入513.3万元资金,用于莲坑村的村道硬底化、公共服务中心、农田水渠、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如投资龙川县宝安工业转移园5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帮扶贫困户两次共62.81万元入股乡贤黄远平投资设立广州和意通塑胶有限公司,约定10年固定12%/年分红,为贫困户每年每人增加1159元收入。集团引导该公司回莲坑村设立“扶贫车间”,聘请村民40人,人均月工资在3500元以上。
卓创乡建集团:
以先进理念引领乡村变革
卓创乡建集团(下称“卓创集团”)帮扶建设的梅州市蕉岭县美丽乡村培训学院整体延续“围龙屋”围合布局,与周边建筑和农村休闲旅游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当地的一座地标性建筑。九岭村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东省文明村”“梅州市生态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因九岭村的“蝶变”,示范带动周边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带美了一片村庄。
源于参与建设的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建立在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核心区,且以九岭村、芳心村、白马村、东岭村等名村为基础,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拓展区内现场教学点,着力打造立足梅州、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乡村振兴教育基地、新农人学习成长基地。据统计,截至2020年8月,学院已开展培训班共139班次,培训学员达8325人,带动了一方人才发展。
卓创参与帮扶的梅县区白沙村整合一二三产业,创新山水乡村互动体验方式,打造“慢生活”田园综合体。如九岭村精品游线上的“十里荷塘”,高峰期日游客量过万,实现了“农业+旅游”的有机融合,带旺了一个产业。
九岭村的莲子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卓创集团经营,当地村民依靠土地流转、到基地务工、销售特色农产品走上致富路。2010年九岭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村集体年收入只有2万多元,2019年该村村集体收入达到73万元,带富了一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