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传递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增加群众收入为根本要求

2月27日至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湖南省怀化市、湘西州召开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等精神,全面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安排部署2023年度重点工作,推动各地更高质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27日,与会代表分组实地调研了怀化市沅陵县、麻阳县、芷江县和湘西州凤凰县、花垣县的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28日上午召开的全体大会上,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张迎春出席会议并致辞,与会代表共同观看了湖南省怀化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纪实片,会议通报了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进展情况,解读了关于推动大型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文件,湖南省湘西州、四川省广元市、贵州省黔南州、云南省怒江州、陕西省安康市、甘肃省武威市、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有关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本地区推进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最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会议部署要求,深刻认识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把增加搬迁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增强搬迁脱贫群众和安置点内生发展动力作为主攻方向,按照分区分类、精准施策的原则,推动大型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小型农村安置点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抓紧抓牢抓实就业帮扶、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社会融入、设施提升等重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推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如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任务的省(区、市)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社会司、就业司、人事司、机关党委等司局和驻委纪检监察组的相关负责同志,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搬迁后扶任务较重的市(地、州)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新闻多一点

2022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共同努力,960万易地搬迁脱贫群众的后续扶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就业稳中有进,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截至2022年底,全国搬迁群众中有劳动力503.91万人,其中475.98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4.46%,较2021年底上升2.54个百分点,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基本实现了1人以上就业目标。

收入不断提高,连年实现较快增长。易地搬迁脱贫人口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13615元,增速远超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增速。搬迁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占比接近80%,高于全国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占比。

后续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各地围绕安置点累计建成各类配套产业项目2.54万个,农牧业产业基地或园区占建成配套产业项目的46.26%,辐射带动搬迁群众就业能力持续提高,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完善。

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进一步健全。各地在安置点周边均配套了幼儿园、小学、初中等义务教育基础设施。99.56%的有搬迁后扶任务的县为安置点新配建了卫生室(站),其他县也将安置点纳入了当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范围。

社区和谐稳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大中型安置区已实现“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基层党组织和村(居)民自治组织、驻村(社区)工作队全覆盖。22个省份向17342个安置点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社区)工作队,实现了“应派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