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传递

南方问政•把脉最穷县②: 对话和平县委书记:“和平梦”

    昨日,《南方日报》推出“南方问政·把脉最穷县”栏目,刊出《和平县:期盼“贫困帽”早日脱下》一稿。针对网友和专家们的建言献策和拍砖灌水,和平县委书记蓝岸围绕培植支柱产业,发展农业、中国梦、如何脱贫致富等问题与专家畅所欲言,对和平县如果摆脱贫穷,提出了自己的愿景(更多内容请登陆《县市发动机 广东加速度——“网络问政县市行”(南农网络问政)全媒体访谈》网址:http://www.nfdaily.cn/special/2013zt/qmtzf/default.htm)。

  谈扶贫攻坚
 
  和平脱贫致富有三大困难
 
  南方日报:网友非常关心和平的“贫困帽”,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摘不下这顶帽子?
 
  蓝岸: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尽管和平县的经济增量比较小,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也很快。和平县GDP、税收每年都超过30%的幅度增长,在过去扶贫工作中,所有的村都通了水泥路,乡村的用电、饮水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
 
  但是,在全省排名中,和平县的人均GDP、人均财政可支配的收入还是排在全省后面,所以依然还是相对贫困。虽然和平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压力很大,但是绝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为了发展就牺牲环境,或者对资源采取掠夺性的开发,应该按照生态立县的战略发展,一步步稳健地往前走。
  南方日报:在和平县脱贫的道路中还有哪些困难?
 
  蓝岸:首先是资金问题。国家和省这几年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国家配套相对比例较少,我们县里面也要配套一部分资金,讲起来很惭愧,我们县的资金不足。第二,发展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是不相适应,和平县比发达地区还是差很多。第三,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几个问题,我觉得压力比较大。
 
  谈产业发展
 
  三大产业让和平有信心
 
  南方日报: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和平怎样培育特色产业、支柱产业?
 
  蓝岸:和平还是一个山区县,立足发展工业才是短时间内做大蛋糕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重点发展产业转移园,招商引资,吸纳了一批企业进入和平县。
 
  和平县正努力打造“钟表之城”,目前有42家钟表企业落户,其中有10多家已经投产。还有香港的一些著名企业在这里生产钟表,然后出口到世界各地,我们正在朝着“钟表之城”的目标不断前进。
 
  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利用本地矿产资源来发展产业,提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很多人不知道,和平县地处是东江流域上游,东江三大支流之一的浰江流经和平,文化元素很多。在整个东江流域出土的先秦文物中,和平县占的比例非常大,这些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支撑本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元素之一。历史上和平县的创立,跟明代大儒王阳明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工业、矿产、旅游文化三方面足以让我们有信心发展和平县。
 
  南方日报:和平仍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在农业方面如何发展?
 
  蓝岸:和平绝大部分的土地都只适合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不能遍地开花搞工业。和平的农业具有传统优势,因为有一些优势品种。比如猕猴桃,我们现在通过种植猕猴桃,让一些村民富起来,同时,销售猕猴桃以外还生产果汁;其他还有种植油茶,特别是在扶贫“双到”工作中,油茶项目推广到了很多村。我们正在引进一些企业,他们可以对油茶进行深加工。
 
  我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引进现代农业项目非常关键,项目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一定要能够带动农户致富,然后与企业深加工相结合。这些加工企业应该给村和村民一定的股份,让村民能够和企业共同成长。
 
  谈生态保护
 
  工业用地不能超过全县用地面积3%
 
  南方日报:和平在努力发展经济时,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蓝岸:处理好环保与发展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首先我们的定位很明确,和平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发展区,只有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优美,和平县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和平县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生态立县,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也充分尝到了保护生态的好处。
 
  在环保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环境影响评价是产业转移工业园审查认定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我们福和工业园是河源市第一个获得省政府审查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同时,一些钟表企业之所以选择落户和平,是由于钟表行业本身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和平县作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区,发展工业用地面积不能超过全县用地总面积的3%。
 
  南方日报:和平有不少矿产资源,前些年也有不少非法采矿。在这方面政府有什么打算?
 
  蓝岸:这几年我们在打击非法采矿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明显。非法采矿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遏制。同时,政府对发生过非法采矿的地点进行全面的复绿。
 
  对于矿产资源的利用,我们还是要往深加工的方向努力。在整个矿产的产业链当中,政府非常明确涉及到污染的产业是坚决不做的,比如冶炼。但对冶炼出来的产品进行深加工是可以的,因为深加工不会产生过多污染,环保是可控的。在开发矿产资源上,我们的思路是“点上开发,面上保护”,通过“点上开发”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又让自己有一定的财力去保护。
 
  谈“中国梦”
 
  希望和平与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
 
  南方日报:请问您的“中国梦”是什么?
 
  蓝岸:“中国梦”让全国人民都非常振奋。我认为“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每个人的信心,为大家树立一个梦想。“中国梦”其实是由亿万人民单个的梦想组成,在这个方面,我们和平也有自己的梦想。如果说到这个梦想,我希望和平县,在2020年人均GDP能够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跟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这样说来,如果每一个人的梦想都能实现的话,中国梦应该就可以实现。
 
  【记者手记】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
 
  和平县地处粤北山区,一直属于广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地方政府的财力上看,资金有限致当地扶贫开发工作难度较大。近年来,在“双到扶贫”工作的带动及各方的努力下,和平发展速度位于全省前列,但其经济总量依然偏小。
 
  从去年开始,中央扶贫战略上升为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也就是说,只有把具体的扶贫工作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强大动力,让居民享受区域发展的成果。
 
  一方面,对于贫困户而言,脱贫致富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工资性收入或家庭经营性收入,但无论是工资还是家庭经营,关键都在于规模,尤其是如果把发展农业作为脱贫的方向,更要让农村出现更多合作组织。
 
  另一发面,区域发展需要规模发展,达到产业集群,那么势必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虽然和平在发展支柱产业、特色农业上已经取得一些成绩,然而在农业上,不少村庄或农户还在“单打独斗”,不能形成一定规模,扶贫力量也被分散在各个点上,如同“撒芝麻”,未能聚集成一股力量。
 
  因此,当地政府在注重扶贫开发的同时,也要绷紧区域发展这根弦,还需采用各种方法协调各部门、各行业关系,整合资源,在引进大项目、进行产业布局等方面发挥出要作用,真正实现扶贫攻坚目标。
 
  总策划:张东明
 
  总指挥:胡键
 
  统 筹:梅志清 柳剑能 刘小骅
 
  执 行:王溪勇 胡念飞 蓝云
 
  南方问政记者 张婧 甘超强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伟正
 
  南网编辑:彭晓枫 王宁 莫凡
 
  奥一网:袁雪燕
 
  编辑:李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