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传递

监测扶贫“双到”成效 考核亮出分数

  各项考核指标得分  一类考核指标(定量指标,占80分)平均得分为68.23分,其中最高得分76.51分,最低分50分;二类考核指标(定性指标,占15分)平均得分14.96分;三类考核指标(测评指标,占5分)平均得分为4.99分。

  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考核评估得分  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考核评估得分中,90分以上的有3个,75-90分的19个,分别占13.6%和86.4%。

  全省83个县(市、区)考核评估得分  全省83个县(市、区)考核评估得分90分以上的有16个,75-90分的有67个,分别占19.3%和80.7%,最高91.70分,最低83.45分。

  清远市提前一年实现基本脱贫目标。图为连南三排镇三排村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讲解种植蚕桑技术要点。          □资料图片

  今年,是广东省扶贫开发“双到”三年目标任务的决胜之年。实施扶贫开发“双到”,是我省加快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创举。6月初,省政府在广州召开2011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通报和201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动员会。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各级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8亿元,平均每村433万元,全省3407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8.6万元,其中超过5万元的有2929个贫困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111元,达到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65%,贫困户收入普遍增加,绝大多数贫困户摆脱贫困。近日,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扶贫办”)向南方农村报介绍了2011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的具体情况。

  省扶贫办介绍,本次考核评估工作是根据《广东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粤贫【2011】21号)文件开展工作,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通过组织对3407个贫困村、36.9万贫困户开展入户调查,填报近75万张调查表完成了监测调查工作;

  二是根据省领导指示,省扶贫办、省统计局及时下发通知,组成3个工作组分赴粤东西北8市,对15个村39户贫困户进行抽查核实,据此指导全省开展“查差错、挤水分”工作;

  三是从省直有关单位抽调14位副厅级领导为组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市县扶贫、统计系统的业务骨干共240多人组成14个核查组,经过培训后对随机抽取的231个贫困村进行为期10天的核查工作;

  四是根据纠查、抽查和重点核查的差错情况,由计算机综合修正扶贫开发监测调查数据,以此为依据计算3407个贫困村考评得分,然后逐个计算345个考评对象的得分。

  本次考核评比结果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审定并报省委、省政府批准,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粤扶【2012】15号文向全省予以通报。

  2011年全省3407个贫困村,37万贫困户,159.8万贫困人口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监测调查显示,贫困户收入大幅增加,基本脱贫,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民生基本得到保障,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贫困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群众对“双到”工作普遍感到满意。

  在本次考核评估中,通过对每个贫困村随机抽取20户农户代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非贫困户各5户),对帮扶贫困户脱贫工作成效的满意度、帮扶贫困村脱贫工作成效的满意度、对村干部工作的满意程度、对驻村干部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民意测评,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6.3%、96%、95.25%和97.21%。

  从本次扶贫开发监测调查和“双到”工作考评的情况看,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主要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帮扶单位投入不平衡。截至去年年底各级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8亿元,比2010年新增103亿元,平均每个村投入资金433万元。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带动了贫困户增收,村集体收入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民生保障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但少数地区和单位投入较少,且未能发挥有限资金的效益,影响“双到”工作的平衡推进。

  二是部分地区贫困村落后面貌未能根本改变。部分地区贫困村村道硬底化率低,个别市比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分别低28个百分点。个别地区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差距较大,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拥有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全省大部分贫困村规划严重滞后,部分村依然存在“脏、乱、差”和“有新屋、无新村”的落后现象。

  三是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有待建立。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不强,甚至一些地区出现争当贫困户现象。部分帮扶单位没有制定长期帮扶计划,仍停留在给几头猪、几只鸡、几袋化肥的低水平帮扶阶段,开放性扶贫意识尚未确立。另外,部分地区贫困户发展种养业缺乏合作社、互助金、小额信贷、产供销组织等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省扶贫办介绍,省委、省政府对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和扶贫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长期化、制度化。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主要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是实行分类指导,促进扶贫开发均衡发展。对投入少、帮扶弱、基础差的三类贫困村,在资金投入、帮扶措施、指导力度上给予重点关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集中力量予以解决。对未能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村、贫困户,进行摸清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期达标。对已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村、贫困户则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扶上马、送一程,力求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不出现返贫。力争在本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结束后,既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系统的考核办法,又总结出推动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示范做法和路径指引,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留下宝贵的经验做法。

  二是深化开发式扶贫,建立贫困农民稳定增收渠道。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是贫困农民实现稳定增收脱贫的主要措施。努力扶持贫困户发展以种养业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参加一个产业基地的生产经营或参加一个专业合作社。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确保在册贫困户有一个以上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近参与本地产业化项目。

  三是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切实改善贫困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确保符合农村低保政策的农户家庭成员100%纳入低保救济,并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

  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脱贫奔康能力。切实加强对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包括群众自治组织的工作指导,支持帮助贫困村党员干部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各项制度,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做到定期公开,确保村民知情、村干部清廉,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五是加强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建设,强化稳定脱贫制度保障。认真落实汪洋书记提出的实行对口帮扶、干部驻村、财政支持等五个长期化的要求,尽快将其转化为长期管用的制度措施,逐步建立完善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市民反哺农民的长效机制,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六是及早谋划实施,认真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转换衔接工作。在确保完成扶贫开发“双到”三年目标任务的同时,及早谋划部署,认真衔接做好下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确保2013年上半年全面落实帮扶单位并派出驻村工作组。

  专题策划:陈永麦倩明统筹:徐靖 撰文:南方农村报记者李璇忠制图:张妮静

  2011年83个县(市、区)扶贫 开发“双到”工作考评得分表

  市名  县名  总分

  汕头市  南澳县  89.47

  潮阳区  88.04

  濠江区  86.21

  潮南区  86.08

  韶关市  翁源县  90.72

  始兴县  90.51

  仁化县  90.15

  曲江区  90.04

  南雄市  89.96

  浈江区  89.82

  武江区  89.67

  乐昌市  88.31

  新丰县  88.02

  乳源县  87.85

  河源市  龙川县  88.47

  东源县  88.12

  紫金县  86.94

  和平县  86.41

  连平县  86.25

  梅州市  蕉岭县  90.41

  五华县  90.35

  平远县  90.22

  丰顺县  89.65

  兴宁市  89.28

  大埔县  89.06

  梅江区  88.73

  梅县  88.03

  惠州市  博罗县  89.82

  惠东县  88.78

  龙门县  88.64

  汕尾市  陆河县  89.02

  海丰县  85.20

  红海湾  84.84

  城区  84.08

  华侨区  83.73

  陆丰市  83.45

  江门市  恩平市  88.42

  阳江市  阳江高新区  91.59

  江城区  89.97

  海陵区  89.59

  阳东县  89.41

  阳春市  89.30

  阳西县  89.15

  湛江市  吴川市  90.70

  遂溪县  90.36

  麻章区  90.27

  雷州市  88.39

  徐闻县  88.32

  廉江市  87.66

  坡头区  87.08

  东海岛  84.64

  茂名市  茂南区  90.45

  高州市  89.54

  电白县  89.34

  信宜市  89.09

  茂港区  88.86

  化州市  88.49

  肇庆市  广宁县  89.95

  高要市  89.37

  怀集县  87.33

  封开县  87.04

  德庆县  87.00

  鼎湖区  85.03

  清远市  清城区  91.70

  连南县  90.82

  英德市  89.64

  清新县  89.25

  佛冈县  88.91

  阳山县  88.74

  连州市  87.37

  连山县  87.25

  潮州市  潮安县  87.70

  饶平县  87.60

  揭阳市  揭西县  89.21

  惠来县  87.77

  榕城区  87.38

  普宁市  85.71

  大南山  84.46

  云浮市  罗定市  89.25

  新兴县  88.43

  郁南县  87.70

  云城区  87.41

  云安县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