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下午,调研团听取了清远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汇报,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长伟主持汇报会。会后,调研团考察了市高级技工学校劳动力培训转移情况。
据介绍,清远市作为“双到”扶贫工程的策源地,2008年以来,以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创新模式,加大投入,提前一年实现了基本脱贫的目标。通过突出产业带动、抓好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工作机制等六项工作,清远市“双到” 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至2011年底,全市共投入302个省定贫困村“双到”资金15.11亿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455个,帮扶户项目5万多个;累计帮助23.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全市贫困人口的98.7%;30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3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09年的平均每村2.13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8.18万元,增长近4倍;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1906元提高到2011年的4954元,增长2.6倍。
调研团团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袁武曾在1988年到过清远,他对清远市的变化和扶贫工作的成功表示“非常振奋”。
“对比我国中西部某些地区的扶贫工作,清远实现了98.7%贫困人口的脱贫,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值得其他地区来学习。”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所长梁秉中盛赞。
双方就清远市扶贫开发工作的资金来源与分配、高寒山区移民搬迁、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就业等内容进行交流。在回应代表提出的关于贫困地区医疗卫生问题时,葛长伟说,清远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卫生和教育是北部山区的薄弱环节,“缺医”问题比“少药”更加突出,原因之一就是清远临近珠三角加剧了人才流失。除了资金投入之外,我们还建议省里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服务山区基层群众,例如把珠三角城市退休的教师、医生吸引到山区农村来。
会上,葛长伟还向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介绍了清远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他说,清远的“过去时”即上世纪80年代建市到上世纪末,是广东省最穷的地方;“现在时”即近十年,是广东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市,这个阶段也是扶贫开发力度最大的十年;“将来时”是广东省潜力最大、发展条件最好的市。葛长伟指出,目前在清远投资的港资项目1600多个,实际吸收外资25亿美元,现有港资企业380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总数七成左右。“清远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的产业转移,我们希望今后进一步密切与香港各界的联系、交流、合作,为香港产业转移及其他合作提供好的平台。”葛长伟说。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邓光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温镜潮,副市长谢杰斌,市人大常委会、市扶贫办有关人员等参加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