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传递

粤桂共商“十二五”扶贫协作大计

      本网讯  同饮一江水,两广一家亲。5月29日至31日,广东省扶贫协作代表团来到广西,深入对口帮扶的河池、百色两市,共话“十一五”时期两广扶贫协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共商“十二五”扶贫协作大计。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自1996年以来,广东、广西两省区积极开展多形式、宽领域的扶贫协作,其中广州市、东莞市分别对口帮扶我区的百色市、河池市,取得了显著成绩。去年11月,双方共同制订了《“十二五”时期广东广西扶贫协作纲要》,为进一步加深合作、加快推动扶贫协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希望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从扶贫济困为主逐渐扩大到经贸合作、企业合作,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河池市市长何辛幸的建议,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广东省每年安排3500万元资金,无偿支持河池市和百色市。除此之外,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拓展合作空间、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广西的资源优势,广东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优势,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劳务合作一直是两广扶贫协作的重点。据自治区人社厅数据,目前在广东的广西劳务人员达420万人。《协作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广西每年至少向广东输出劳务人员10万人以上,其中技能型劳动力不少于30%。

  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广东省人社厅有关人士表示,随着产业升级,两广劳务合作存在劳动技能跟不上、社会保障政策衔接不上、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不畅等问题。对此广东建议重点开展就业培训、建立社保对接机制、实现信息无缝对接等方面合作。自治区人社厅、河池和百色市对此作出积极回应,提出充分发挥技能培训学校作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先培训、后输出,以输定训、以训促输的方式,使更多富余劳力出山下海、出门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