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新房喝上干净水
“尊敬的汪书记,您好!我们是英德市西牛镇花塘树山村全体村民。今天,我们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满心欢喜地向您报喜。”正如信的开头一样,村民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村民在信中告诉汪洋:村里的绿色产业扶贫项目住房改造第一批工程顺利竣工,熊屋和罗屋2个自然村首批住户已经喜迁新居。“山旮旯的村民住新房、走新路,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在家门口勤劳致富,这样幸福的农村生活,祖祖辈辈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变成了现实,我们全村老少欢天喜地!”
“喝水不忘挖井人”,村民们十分感激省委、省政府推出的好政策,在信中特别感谢汪书记亲自制定并大力推进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政策,好政策使他们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
信中说,在绿色产业扶贫项目进驻之前,树山村还是一个山多地少的省级贫困村,村民大多以耕山种竹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居住在上世纪70年代初建的土坯瓦房,村中年轻人谈恋爱不敢把女朋友带回家,否则十有八九会吹。
去年省委、省政府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大力倡导社会扶贫后,英德市引进碧桂园公司到树山村开展绿色产业扶贫项目。自此,村里才真正开始发生变化。
3件喜事穷村有盼头
除了建新村项目,村民还特别向汪洋报告了村里最近发生的3件喜事:第一件是熊屋村31岁的大龄青年熊洋立终于找到对象。他在外打工多年,以前因为村贫家穷,谈过恋爱都不成。他去年底谈了一个河南姑娘,姑娘在看到新村发展后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并于今年6月完婚办了喜事。
第二件是苗木项目让村民收入增加。碧桂园去年引导村民种苗木,今年6月初开始卖苗了,才育了3个多月的毛杜鹃,第一批每棵村民就能赚2元。每亩种植8000棵,一年两造比种水稻增收2万多元。村民在信中透露,最近镇政府和碧桂园还协助村里成立了“英德市碧桂苗木专业合作社”,逐步指导村民从公司扶持种植引向市场化经营。
第三件是在村中开发的“农家乐”项目已动工建设,建好后将更多地增加就业机会。“苗木发展和‘农家乐’项目将能使村民不离乡土勤劳致富。”村民乐观地表示。
盛情邀请书记再造访
今年4月12日,汪洋到清远英德市进行专题调研,首站就来到树山村绿色产业扶贫基地。村民表示,至今还清晰记得当天的情形,对汪书记的勉励牢记于心。
“又到了麻竹笋收获季节,我镇是中国麻竹笋之乡,真盼望您能再来我们山村品尝山区的特色环保美食。”村民表示希望能派代表到省城向汪书记当面汇报村里的变化,与汪书记分享幸福的喜悦。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