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信贷一直是困扰农民和金融企业的难题,一方面农民生产致富尤其是贫困农户生产创业缺乏资金,另一方面金融企业包括农村信用社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苦于经营成本太高、贷款户信用情况难以掌握而不敢放贷。2008年以来,郁南县积极探索,组织农民以村为单位自主评定信用等级,同时与“双到扶贫”结合起来,政府和扶贫干部为贷款农民提供贴息,从而为农民和信用社架起了一座桥梁。县委书记黄志豪介绍,去年7月郁南县设立“双到”金融扶贫基金,向全县共4497户贫困户整体授信5000万元,平均每个贫困户可申请1万元的贷款,全县金融企业存贷比迅速提高,效益也大幅提升。
桂圩镇勿坦村是郁南县首批授予的农村小额贷款“信用村”,也是该县实施金融扶贫的一个缩影。2009年以来,全村131户农户领取了156.5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开展水果种植、家畜养殖、交通运输、水果经销等脱贫项目,村里32户贫困户已有17户脱贫致富。
省委书记的到来没有惊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汪洋和工作人员走村串巷,考察村容村貌。
眼尖的果农欧阳汉松发现了汪洋的身影“汪书记,是您吗?”
汪洋笑着走进了欧阳汉松家,了解他家砂糖桔收成、销售情况,勉励他用好小额贷款政策,扩大砂糖桔种植,不断增强生活的信心。
接着,汪洋来到村党支部,与贫困户、困难党员、小额信用贷款受惠农户、信用户农民评委座谈。
也许是没有了长枪短炮关注,没有层层领导作陪,大家发言都比较轻松,现场气氛热烈。
信用户农民评委黄志明介绍了信用评定的程序。“评为信用‘优秀’的每户可贷3万元,‘较好’的可贷2万元,‘一般’的可贷1万元。真是解了很多农民兄弟的燃眉之急啊!”
贫困户欧阳鉴新、何卓均因灾因病致贫,他们各贷了2万元,分别用于种植砂糖桔、养土猪。“以前没抵押没担保,农民贷款无门。现在只要有信用就能贷款,致富就有了很多新门路。”
村支部书记黄兆金对小额贷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更是感触良多。“贷款不仅让村民增强了信用意识,很多人把十多年没有还的债都还清了。更重要的是,贷款人承诺了不赌博、种砂糖桔不用违禁药、养猪不用瘦肉精,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真是练了一批干部,乐了一方群众,强了一级组织,富了一个地方!”
村民们发言踊跃,汪洋不时插话,欢声笑语不断。
汪洋说,在当前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最需要用钱,但农民借钱又是最难的。郁南县进行农户信用状况等级评定,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使农民能够通过简单便捷的手续获得小额贷款。更重要的是,信用评级机制在解决了农民生产致富难题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促使农民重视信用、珍惜信用,营造了积极向上、民风淳朴的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