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环境可比得上城里的高档小区,景观鱼池、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馆、棋牌室、小公园样样都有,村民们都说住在村里比城里舒适多了。”谈起村里的变化,海丰县可塘镇仓前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叶文英语气里自豪感满满。

村头公园绿意盎然
近年来,仓前村以党建引领为先导,优化“头雁”作用,发挥党员战斗力,画好“田”字型治理线路图、耕耘乡村振兴“责任田”,着力构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架构,使乡村美丽建设全域推进,经济“硬实力”稳步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加码”,先后斩获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广东省‘妇女之家’示范点”等殊荣。
建宜居乡村 造“幸福家园”
仓前村聚焦“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的靶心,突出抓好基础设施、村道巷道硬底化、绿化美化景观建设,以及河道沟渠整治等项目建设,力促村容村貌“颜值”升级。

图书馆成为村民“充电”的好场所
针对垃圾随处堆放,牛棚、猪棚随处乱建,臭水沟污水遍地横流等脏乱差现象,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该村下“重药”,治“顽症”,清理乱堆乱放生活、建筑垃圾,房前屋后杂物以及沟渠、池塘、溪河中的淤泥、漂浮物、障碍物等;拆除危旧弃房、占用公共用地乱搭乱建违法建筑等,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扫除了阻碍。随后,该村在帮扶单位市民政局及当地党政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筹资2200万元,对全村道路建设、村容村貌、公共服务配套等进行全方位“换脸”“美容”。先后上马启动了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机耕路、后山池、后门宫沟排灌渠排洪沟、村前公园、二级排污处理站、雨污排灌工程、自来水管铺设、路灯架设、高压线整改、卫生站、公厕、引水工程、文体公园等20多个项目建设。目前,所有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生态公园景观池水清岸绿。
为建立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该村落实“门前三包”制度,配备专职保洁员,早晚二次对全村巷道进行清扫,同时完善村规民约,实施卫生费收取,推动环境保持卫生,清理保持常态化、规范化。
记者日前在该村文体公园看到,园内绿草成行,鲜花吐艳,与村外田园相映成趣;篮球场、羽毛球场人声鼎沸;书画室村民挥毫泼墨;图书馆村民手捧书本品尝书香……
村民林伯说:“以前巷道里鸡粪、猪粪、牛粪遍地都是,邋邋遢遢,现在环境变靓了,路道干干净净,到处亮堂堂,闲暇之余还可以逛逛公园,锻炼一下身体。”
产业帮扶 按下奔富“快进键”
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的物资保障。仓前村坚持走“强支部、领好路,强产业、走富步”之路,积极探索“党建 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激活资源,拓展规模,推动村级经济按下“快进键”。
在2019年全村完成脱贫任务后,该村通过集体资产租赁经营,运用改造、整治、建设等形式,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立”。同时,驱动产业帮扶,以农户 公司 合作社的模式搞活特色农业,让农户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增加“真金白银”。全村现有返贫监测户已全员参与红色旅游产业——信民生休闲农业项目。仅此一项,每户每年就可获得2629元的稳定分红。同时,该村投资65万元(海丰县委组织部出资50万元,村扶贫资金出资15万元)在村重点地段建设了一栋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二层的楼房,用于租给企业做厂房。厂房主体工程现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预计竣工出租后,该项目年可收入租金近5万元,大大增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