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要闻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来粤推介博士后扶贫工程

协会钟韶彬副理事长(左)与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主任张继承(右)交流项目孵化意见。 

    本网讯(通讯员  朱迪婧报道)8月25日下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主任张继承、常务副主任韩承宸到访我会,推介博士后扶贫工程科研项目,并商讨项目在广东省推广事宜。广东省人民政府特聘参事、省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钟韶彬亲自出席接访并就项目如何在广东落地提出建议。 

    张继承主任介绍,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下称“中心”)于2013年8月19日正式成立,并于同年12月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启动仪式。“中心”旨在塑造“博士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服务于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品牌形象,积极探索以“高端人才增强扶贫能量,协同创新助推全面小康”为核心的扶贫改革之路。“中心”已发展各学科、各领域博士后500余名,重点打造“博士后扶贫大讲堂”、“博士后农村科技特派员”、“博士后爱心扶贫超市”、“博士后扶贫协同创新基地”、“博士后扶贫投资基金”等“五大”博士后扶贫工程。目前,“中心”正围绕单季再生稻、水培草、油用牡丹、能源草等博士后农业科研项目开展孵化与推广工作,并计划将博士后扶贫工程与“大学生村官工程”有机结合,形成“大学生村官抓落实,博士后做后援支撑的复合梯次人才扶贫体系”。 

    钟韶彬副理事长在听取对“中心”的介绍后,对“中心”的目标设想和工作思路予以肯定。认为,博士后扶贫工程是转化科研成果、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有益探索。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一系列农村产业政策的出台,为项目推广和孵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搞好项目的引进和落地,钟韶彬副理事长建议要认真筛选,做好前期调研,挑选一至二个适合广东农业生产条件的项目或技术进行试点,成功后再大范围推广。钟韶彬副理事长表示,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是一家人,省协会将发挥自身优势和力量,为博士后扶贫工程项目落地广东提供力所能及的配合与支持。